2013年10月24日 星期四

奶茶MM

奶茶MM

昨天,“奶茶MM”(南京小美女章澤天)又成了網絡焦點。她的一組運動裝寫真照一經發表立刻引來眾多網友和網站轉載,甚至國外網站也關注了此事。昨天,記者聯系上了圖片拍攝者,對方表示圖片是三個月前拍的,是清華[微博]大學[微博]研究生會用於制作公益海報,攝影師表示事隔三個月才發圖就是在等官方機構發了他才敢發,不然面對的壓力太大。


  此次是因為清華大學研究生會公布了一組章澤天的運動系寫真,此前一直被網友稱為“清純女神”的章澤天此次挑戰了帥氣的棒球造型,短褲搭配運動T恤,揮舞棒球棍的照片頗為養眼。照片在人人網上發布后,便引來包括環球網、新浪網、搜狐網等在內的門戶網站的轉載,甚至一些國外網站上也能看到。


  記者發現,昨天在互聯網上流傳甚廣的這組照片多轉自人人網網友“張xiao婉”的個人空間。記者了解,張xiao婉是清華大學汽車系的一名大四學生,其實當日拍照的攝影師並不是她,而是法律系研究生崔彧,她隻負責在現場幫忙打放光板。這組照片是今年七月拍攝的,為了給清華大學研究生學會做一組公益海報,呼吁同學們加強體育運動,目前章澤天本人作為交換生在美國求學,對照片在網絡熱傳的事,從其微博上看暫時沒任何回應。




  張xiao婉網絡留言稱,照片中的章澤天沒有化妝,絕對素顏,這也是眾多轉發網友最為津津樂道的。網友朱友俊:“器材黨都跪了吧,麻豆才是王道”張xiao婉對記者說:“當天情況其實是這樣:攝影師崔彧幫校研究生會體育部拍這組圖的時候我過去搬磚打板什麼的,順便欣賞下模特”攝影師崔彧告訴記者,曾有校友因為上傳了奶茶MM的照片,個人網頁被黑客襲擊了。所以他當初決定答應拍攝奶茶MM照片也是做好心理准備的,官方機構不發圖絕對不私下提前發圖。同時崔彧表示更大的問題是作品被侵權。

莫露露 傷風敗俗

莫露露 傷風敗俗

大陸性感女星莫露露近日推出全新單曲,卻同時被流傳一系列的全裸寫真照,照片中的她僅在兩點畫叉,其他還有全裸捧乳等床照等,因過去作風大膽、鹹濕,讓網友不以為意地表示流出裸照根本就是炒新聞。

身材火辣、常作大尺度表演的大陸模特兒莫露露,前天(18日)邀朋友到家中拍「中秋應景照」,全身僅穿黑色內褲,任意讓男性友人在她的胸部、私處、大腿等部位放上月餅,更誇張的是,她的父母後來還衝出來大駡「裸體成何體統」,莫露露嚇得連忙坐起,該影片流出後隨即在網上造成瘋傳!


莫露露做風誇張,中秋前夕邀4位男性到家中飲酒作樂,還順勢將衣服脫掉,僅穿著黑色內衣褲、並躺在桌上讓男性友人玩「人體月餅」,過程中竟然還問大家開不開心,並與其中一位年紀稍長的友人接吻,尺度大膽!而影片最後莫露露的家長衝出來,臭駡:「傷風敗俗,你這個不要臉的姑娘,都給我滾,都走!都走!」讓她嚇得不知所措,而男性友人也紛紛離去。

據陸媒報導,莫露露2012年曾出過1張單曲,並率續參加各式車展活動,近日即將推出新作,卻同時流傳一系列的大尺度床照,只見她不時趴在床上拱起翹臀,甚至有全身赤裸並以手環抱雙峰入鏡等照。

對此,莫露露的經紀人表示會追查原由,但她過去拍下不少性感照片,甚至穿著漁網裝、上空貼黑色胸貼在夜店演出艷舞秀,讓網友面對她的裸照被瘋傳,不以為意地表示「又有藉機炒新聞的裸模」,甚至拿她跟裸模干露露比較,譏諷叫「露露」的都很露。

九巴左腳駕駛

九巴左腳駕駛

對於有巴士車長疑自導自演「左腳駕駛」,巴士工會強烈譴責行為無聊和極不負責任,狠批該車長罔顧道路使用者和乘客安全。有資深教車師傅表示,基於傷殘人士需要,現行法例並無規定,司機必須用右腳踩油門和煞車掣。不過,法律界人士梁永鏗則指,若有關車輛發生交通意外,有證據顯示司機使用左腳駕駛的目的是「玩雜耍」或引致危險,「左腳駕駛」的司機便有機會被控不小心駕駛。

急踩煞車掣易「剔腳」
香港駕駛學院駕駛教師工會名譽會長練國指,對於有車長疑於行車期間拍攝駕駛過程,此舉有可能違反司機需雙手操控軚盤的條例,也有可能違反司機視線和注意力需應用於駕駛的法例,「唔好話聽電話,同乘客傾偈都有機會違法,更何況拍片。」

九巴員工協會第一副理事長李國華表示,巴士公司無明文規定車長需用右腳駕駛,但因油門和煞車掣設於司機位右前方,用左腳取代右腳駕駛,車長身體被迫「側埋一邊」,坐姿不舒適及不方便。萬一遇到突發事故,車長急踩煞車掣亦容易「剔腳」,容易釀成嚴重意外,故右腳駕駛是行內「潛規則」。他坦言,曾聽聞「左腳駕駛協會」,但不掌握其規模和人數。

2013年9月2日 星期一

YouTube繁榮背後隱憂重重:高分成引發不滿

YouTube繁榮背後隱憂重重:高分成引發不滿

批評人士認為,YouTube之所以能維持高比例的分成,是因為它現在沒有遭遇強大的對手。正如Saatchi &Saatchi的布雷所說,該領域的真正力量源自YouTube粉絲和制作人的實力和規模。
  導語:美國科技博客ReadWrite周四刊登題為《現有YouTube經濟面臨危險》(The Current YouTube Economy Is In Peril)的評論文章稱,雖然YouTube生態圈表面看來蒸蒸日上,但由於YouTube抽取的分成比例過高,加之各大品牌的資金投入增速過慢,使得這個「新好萊塢」面臨着巨大的隱憂。
  以下為文章全文:
  如果你問普通網民,YouTube今後幾年會是什麼狀況?回答肯定很樂觀。為什麼不呢?
  從表面來看,YouTube生態圈——包括其日益壯大的人才經理、經紀人、制作公司、廣告代理機構、營銷人員以及工具和分析服務開發商——像是一個全新的數字化好萊塢,不僅有創業公司的感覺,而且今後的情況似乎隻會越來越好。
  但當你問業內人士和業界高管同樣的問題時,答案卻更為務實,甚至帶有一些悲觀的色彩。
  今年在美國加州安納海姆市舉行的VidCon非官方YouTube制作人大會上,以YouTube為中心的企業CEO和數字領袖們對該公司的短期前景進行了展望。他們看到了危機,甚至是破產。YouTube擁有巨大的潛力,足以給整個娛樂行業帶來一場變革,甚至重新定義格局。但要實現這一點,整個行業首先要能賺錢。隻要YouTube遭遇強大的對手,並少收一些服務費,或是大品牌向該行業投入資金,都有可能實現這個願望。
  如果其中任何一條都無法在短期內實現,很多「新好萊塢」企業都會破產。但這或許並非壞事。
  MCN的困境
  MCN(多頻道網絡)是一種制作工作室、廣告網絡和人才管理的古怪混合體,它們獨立於谷歌,但卻主要活躍在YouTube平台上。它們已經從谷歌和時代華納等投資者那裏籌集大筆資金,但多數都很難賺到利潤。雖然從技術上講,這類企業也屬於「新好萊塢」,但MCN更加依賴傳統的商業模式,從事的工作也與「舊好萊塢」更加接近——例如,經常與人才產生合同糾紛,還會跟十幾歲的青少年簽訂為期四年的合同。MCN目前分別遭到了一位前明星制作人和一位前CEO的起訴,但原因不盡相同。
  拋開醜聞不談,目前的MCN商業模式仍然依賴廣告,這種方式很不穩定,無法實現可持續發展——尤其是對擁有成百上千個頻道的MCN而言。這些觀點源自三位不同的企業高管:創業者馬克·蘇斯特(Mark Suster)(他是MCN公司Maker Studios的首批投資人之一)、MCN公司Revision 3 CEO吉姆·拉烏德拜客(Jim Louderback)和創業者詹森·卡拉卡尼斯(Jason Calacanis)。
  第一次參加VidCon的廣告代理公司Saatchi &Saatchi數字總監彼得·布雷(Peter Bray)預計,不能賺錢的MCN將在即將到來的整合期被「吞掉」,收購他們的有可能是競爭對手,也有可能是傳統媒體公司。從某種意義上講,這種情況已經上演:探索網絡(Discovery Networks)今年3月收購了Revision 3,此後不久收購了Revision 3的頂級制作人菲利普·德弗朗克(Philip DeFranco)的所有作品。就在上周,Maker Studios也宣布將收購專業視頻平台Blip。
  商業管理和稅務公司Semaphore曾經撮合了德弗朗克、探索和Revision 3之間的交易,該公司的麥克·比恩斯托克(Mike Bienstock)相信,這筆交易將成為「未來交易的樣本」,幫助其他YouTube名人度過這個「十字路口」。
  分成不公
  業內高管表示,這種模式之所以加速整合,並且面臨不可持續的現狀,錯在「不作惡」的谷歌。這家搜索巨頭從YouTube的所有廣告銷售額中抽取45%的分成,雖然是為了確保YouTube的持續運作,但批評人士認為,45%的分成比例過高,導緻其他各方在YouTube上幾乎無錢可賺。
  通過合作夥伴項目,YouTube視頻制作人的CPM(千人成本)僅為3至5美元。但如果該制作人還隸屬於某個MCN(多數都是這種情況),還要將收益的30%分給MCN。這塊蛋糕從一開始就很小,如果再把蛋糕分成更多份,會令各方都不滿意。
  Saatchi &Saatchi的布雷認為,與音樂行業相比,YouTube的這種分配模式「顯失公平」。曾經屢獲大獎的HLG Studios創始人、行業老兵尤裏·巴拉諾夫斯基(Yuri Baranovsky)說:「合作夥伴計劃需要作出重大調整,因為該行業現在就像是一個電影制作的血汗工廠,用犧牲質量的方式換取大量的低價內容。」
  他接着說:「沒錯,有些制作人賺了好幾百萬美元,但這隻是例外——多數情況下,我認為多數人都被迫每周都發布品質低下的內容,但卻連生計都無法維持。這既不可持續,也無法創造很好的作品。」
  批評人士認為,YouTube之所以能維持高比例的分成,是因為它現在沒有遭遇強大的對手。
  創業者卡拉卡尼斯在昨天的VidCon大會上呼籲所有的YouTube視頻制作者聯合起來,要求YouTube降低廣告收入的分成比例。卡拉卡尼斯甚至建議這些制作者放棄YouTube,轉投它的競爭對手,直到他們的要求被滿足為止。瑞恩·威廉姆斯·約翰遜(Ray William Johnson)是YouTube上誕生的第一個百萬富翁,也是上文提到的正在起訴Maker Studios的明星制作人。他目前已經響應號召,轉投了Blip。而Maker Studios對Blip的興趣也顯示出這家MCN脫離YouTube的願望。
  作為Maker Studios的投資者,蘇斯特認為YouTube與MCN的合作方式表明,這個視頻平台對他們漠不關心。但他認為,這種做法犯了大錯,因為MCN正在越來越多地湧向其他平台,或是獨立發展。
  當ReadWrite與YouTube聯係,並希望該公司對MCN和卡拉卡尼斯等人對高比例分成的質疑作出回應時,該公司根本沒有給出有針對性的回複。顯然,YouTube對MCN的狀況並不關心。YouTube發言人說:「制作者接觸到了大量的觀眾和廣告主,數量達到數十億之多,他們的網絡業務也實現了快速的增長。我們的重點是制作者,並且投入了數億美元開發迅速而簡單的渠道,將內容提供給全球的觀眾。」
  大品牌注資
  新興的YouTube經濟並非沒有亮點,大品牌和他們的龐大資金已經逐步挺進這一領域,既有可能通過廣告投資,也有可能借助與YouTube制作人或MCN的品牌交易來注資。
  Saatchi &Saatchi的布雷是唯一一個參加VidCon大會的大型廣告代理機構代表,這讓他頗感意外。他表示,自己在大會上扮演了「海綿」的角色。他希望,等到更多的品牌和廣告代理機構挺進YouTube後,不要通過強推舊的商業模式來破壞YouTube制作人與他們的粉絲之間的關係。布雷被他所見到的影迷和社區深深打動,他認為YouTube生態圈正處於時代前沿,讓他想起了1995年互聯網剛剛開始蓬勃發展時。然而,提到當前生態係統的不穩定因素以及收入分成的不公平現狀時,布雷卻認為最好還是在係統內部解決。
  但其他人卻有不同意見。「從品牌的角度來看,我曾經多次嚐試與MCN合作,但卻沒有任何效果。」傑弗裏·哈蒙(Jeffrey Harmon)說,他領導的Orabrush是首家完全通過YouTube做廣告的公司。「我會直接跟制作人打交道——這也是我們來這裏的原因,我們跟YouTube制作人關係很好。」哈蒙補充說。沒錯,他這樣的小企業為什麼非要通過中間人呢?
  品牌整合和內容戰略公司Plaid Social Labs總裁裏基·布特勒(Ricky Butler)列出了數百個YouTube制作人。一旦這些制作人調整合同,或轉向其他的MCN(或者是因為無法盈利導緻MCN集體消失),他就會單獨與之合作。布特勒認為:「YouTube制作人今後可以自主托管廣告,而不再單獨依靠一個MCN,他們可以讓各大MCN在自己的頻道上做廣告。這也是其他網絡平台的運作模式。」從本質上講,YouTube制作人將完全控制自己的廣告選擇和品牌交易。
  工具和大數據
  另外一個亮點在於,YouTube分析和工具公司並沒有出現大幅虧損的跡象,也沒有太多醜聞傳出。hey.com獨立營銷分析師丹尼·高爾登(Dane Golden)相信,YouTube可以從大數據和觀眾參與工具中找到未來,這個行業中的所有企業都需要在多個層面上追蹤和分析數據。高爾登認為管理工具開發商ZEFR,以及Maker Studios和Fullscreen兩家MCN,是YouTube生態圈內使用大數據的典型例子。
  Revision 3的拉烏德拜客也提到了Fullscreen,稱其「在MCN層面做了明智的事情,吸引了品牌,並為大公司提供了服務,幫助他們從YouTube上獲得最大利益。」不過,Fullscreen的這種差異化因素,以及為品牌提供工具和服務的方式,同樣不具有很強的可持續性。
  「在Facebook和Twitter發展初期,也有很多社交媒體顧問幫助你使用這兩個平台,但現在,這些公司都使用內部人員來從事這些業務,YouTube同樣會出現這種情況。」拉烏德拜客預計。他認為,「Fullscreen在填補空白方面做得很好」,可一旦品牌不再需要第三方機構在YouTube上為其提供幫助,將會發生什麼情況?
  「新好萊塢」前途未蔔
  要穩定當前的YouTube經濟,要麼讓谷歌降低廣告營收分成比例,要麼就要吸引各大品牌共同做大蛋糕,向該領域投入更多資金。這似乎都難以實現:由於谷歌不認為MCN缺乏盈利能力是他們的問題,所以不太可能降低費用,但要等待品牌加大投入恐怕還需要再過數年時間。而在此之前,行業整合還將繼續,這將對YouTube制作人構成傷害。
  按照最壞的情況來看,MCN將會出局,這或許是YouTube制作人最好的選擇,因為這可以為他們帶來最大的靈活度,並實現其獨立制作人的夢想。但鑒於行業整合趨勢的加劇,加之企業高管不放過任何一個賺錢渠道,所以這同樣不太可能。能夠控制自己的聲譽和粉絲是YouTube制作人被冠以「新好萊塢」的主要原因,但真正為他帶來活力和賺錢能力的還是好萊塢的經理人、經紀人和高管。
  正如Saatchi &Saatchi的布雷所說,該領域的真正力量源自YouTube粉絲和制作人的實力和規模。但「新好萊塢」真正的賺錢潛力,或許還要靠MCN的衰落來實現。(書聿)

2013年8月26日 星期一

熱狗美腿

熱狗美腿



每逢夏天,美少女們都會迫不及待地換上熱褲,然後曬出一張又一張自己在海邊、在餐廳、在電腦前的大腿自拍照,好顯示自己又白又滑又細的美腿,但是,這些照片裏真的是她們的大腿嗎?

最近,一個名叫“熱狗腿”的博客在網絡上流行開來,這裏收集了大量的“美腿”自拍,但是,其中有很多都是香腸扮的,逼真程度讓人真假難辨。如今真是世道險惡,宅男們,可要擦亮眼睛啊。

2013年8月22日報道,每逢夏天,美少女們都會迫不及待地換上熱褲,然後曬出一張又一張自己在海邊、在餐廳、在電腦前的大腿自拍照,好顯示自己又白又滑又細的美腿,但是,這些照片裏真的是她們的大腿嗎?最近,一個名叫“熱狗腿”的博客在網絡上流行開來,這裏收集了大量的“美腿”自拍,但是,其中有很多都是香腸扮的,逼真程度讓人真假難辨。如今真是世道險惡,宅男們,可要擦亮眼睛啊。

如何成为日本AV男优

如何成为日本AV男优

你當不了AV男優,相信我 

日本AV界其實不缺女優。我之前提過,日本現役AV女優人數將近一萬,接近一個步兵師。其中有為數眾多的「主動應徵者」,素質大多普通,但像我同事這樣被星探相中的,反而是素質較高的那一群。東京的澀谷、新宿等地,就常有AV星探出沒,全盛期,有點姿色的女孩子走在上述地方,沒被AV星探攔下說幾句話的,幾乎沒有。

這麼多的AV女優,是否有相對人數的AV男優?告訴大家一個數字:從日本AV導演、經紀公司取得的名單,真正名列職業AV男優的人數,70人。

70人,相當於半個連。半個連對一個步兵師,這些男人戰力之雄厚可想。

有看倌說:「我聽你老侯瞎扯淡!甚麼『戰力雄厚』?這種戲,是個男人就能演,要啥戰力?」

看倌此言差矣。沒錯,AV片中,毫無經驗的「素人」男星不乏其人,甚至現場工作人員臨時充任的也有,但專業AV男優和素人最大的差異在於:在鏡頭前不會怯場、不會表現失常、能接受各種不合理演出要求、能按照導演要求的時間內演完(這點尤其重要)。他們之所以名列「專業」榜上,這是最大原因。

各位看倌還得知道,這一萬對70,還不是平均分布。有的男優工作量多,有的工作量少。但都是要工作,古時皇帝「後宮佳麗三千人」,絕大多數佳麗可能終身得不到皇帝臨幸。但一萬多個AV女優,則是人人都要靠這70人「照顧」!日本平均一個月出品4500部A片,主要都由這70個歐吉桑擔綱,這是多可怕的工作負擔?

以避孕套製造商杜蕾斯的一年平均做愛次數調查來看,日本人居於世界末位,為45次,所以這些日本AV男優在日本人當中,是怎麼樣地出類拔萃,可想而知了。

以阿川陽志先生為例,他最多一個月要跑72場攝影棚。每場都是來真的,這體力消耗量遠非常人所能體會。別忘了:有時一場還得大戰兩、三回,面對四、五女,沒點素質的,豈不都要直著走進來,橫著躺出去?

這樣的AV男優,自然需要特殊身心狀況的人才能勝任。在台灣知名度頗高的加藤鷹先生就直言:「沒覺得作愛消除疲勞,反而嫌累的人,是無法理解的。如果作愛嫌累,我這工作是沒辦法一做25年的。」

所以,「專業AV男優」,他們不當,你、我當得了?
有看倌說:「老侯,你又發甚麼情?之前才見你寫了篇AV女優的文章,現在又寫AV男優?」看倌呀,不是我獨沽此味,實在是最近日本書市又熱鬧了,2月20日,出了一本熱騰騰的新書:《AV男優這個職業》。我買來看後,乖乖隆地咚,又是驚為天人,不忍獨享,才把上述內容分享給大家。書中還透露了以下幾個事實:

一、AV女優可以指名要某個男優,但AV男優無權指名要某個女優;

二、AV女優拍攝可以不靠性慾,說拍就拍;AV男優沒性慾就拍不了(AV男優連性慾都成了賺錢工具)

三、AV界存在一片數百萬(日幣)片酬的高人氣女優,但男優一般只有5萬,連加藤鷹(圖/翻攝新浪微博)也是如此,且廿年沒調過。…等等。

下回看倌們再看A片時,請對鄰國這些賣力演出的男性藝人,致上崇高敬意。幸虧這群體力驚人、七十人敵一個步兵師的超人們,都去演A片了。這樣日後我們光復釣魚台就會比較省事點。看倌們,您說,是不是呀?

貌醜不能當警察

貌醜不能當警察

身高153公分的羅賓‧波特ROBIN PORT,跟他182公分的上司MATT LOWLER

++++++++++++++++++++++++++++++++++++++++++++++


“人民警察要有形象,長得醜不能當警察”,近日,一網民發帖舉報稱,自己最近參加了湖南省公務員考試,報考的職位是湘西州公安局網絡民警,並以筆試、面試總成績第一名進入體檢,但因臉上長痤瘡,被認定為“不合格”,遭一票否決。
  物不平則鳴,這位考生發出了“公平、公正到哪裏去了”的強烈質疑。官方回應了“公平”的問題,稱根據《公務員錄用體檢特殊標準》第一部分第三條規定,結論為不合格。也回應了“公正”的問題,稱醫生的業務處置未受幹預,是獨立作出的判斷。


  且不論警察是否一定要長得俊,以及是否一刀切,要求所有的警察都長得像儀仗隊員,也姑且不論這裏面是否存在就業歧視。就按《公務員錄用體檢特殊標準》(試行)規定說,相關條款認定為“不合格”的條件,是“影響面容且難以治愈的皮膚病(如白癜風、銀屑病、血管瘤、斑痣等)”,“痤瘡”夠不夠格列入“等”字中,這自由裁量權會不會自由得過度,本是一個問題。在平常人看來,年輕人生幾個青春痘實在算不了什麼,影響不了警察的形象,或許有“形象癖”的人所持的“標準”,跟普通人是不一樣的。標準不同,所判定的“公平”自然就不同。


  再從爆料考生的敘述來看,也與官方自稱的“醫生的業務處置未受幹預”有很大出入。考生說,請來的皮膚科專家在檢查後表示“這次讓你通過,回去好好治一下”,但一名負責帶隊體檢的領導(非醫務工作者),則勸考生主動寫申請放棄。隨後帶隊領導主持的“重新討論”,還能算是醫務專家“獨立作出判斷”嗎?
  一個坐在電腦前的網絡民警,他的“形象”很重要嗎?他的專業技能很重要,他的品德素養很重要,如果是一個愛才惜才的“領導”,對一個筆試、面試總成績第一名的考生,應該重才輕貌,更何況醫生還放了考生一碼,給他“好好治一下”的機會,用人單位哪會反過來唯恐趕不走這名公考狀元呢?


  處在現今人才的買方市場,招聘者與應聘者的權利不對等,難免會生出一些“不平等條約”。但作為政府部門,理當秉持正義,尊重並維護人人平等的基本權利,摒棄庸俗的價值觀,給社會作出正確的導向。招錄公務員時,諸如“乳房不對稱”、“性格內向”、“長痘痘”之類的淘汰標準,一再刺激公眾的神經,只會加重勢利眼的社會氛圍。


  晏子使楚,楚人羞辱身材矮小的晏子,開個小洞讓他進城,晏子說“使狗國者從狗門入”。歧視他人者,其實是在矮化自己。有礙觀瞻的,不是考生臉上的痘痘,而是涮你沒商量的長了痘痘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