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向者求生術》閱讀摘要-請看在我花了四個小時不間斷的打字,耐心看完此篇文章
作者:水墨靜│2011-07-03《內向者求生術》閱讀摘要-中文譯本約有兩公分多厚,請看在我這麼用心的翻完整本書還花了四個小時不間斷的打字,耐心看完此篇文章
瑪蒂.蘭妮/著
例外能反證規律。 --諺語
內向性格從本質上說是一種氣質的典型。它與害羞和具有孤僻的性格特徵不同,與疾病無關,也不是你能改變的事物。但是你可以學著利用,而不是對抗它。
性格內向者最顯著的特徵是他們精力的來源:他們從自己的內在世界,如思想、情緒和觀念中獲得精力,並善於保存精力,但也容易受到外在世界的刺激影響,並產生「刺激太多」的不適感--這種感覺有點像是熱鍋上的螞蟻,或是遲鈍麻木。
性格外向者最明顯的特徵是什麼?他們的精力來源來自外在世界--如各式各樣的社交活動、形形色色的人們、不同的場合和事物。他們是精力的揮霍者。長時間置身事外、沉思、獨處,或是只與另一個人待在一起,難以使他們感覺興奮。
性格內向者就像是充電電池:他們需要停止耗費精力,停下來休息,以便再次充電。
性格外向者就像是太陽能電池板。對他們來說,獨處或是沉思,就像是生活在沉重的烏雲之下。太陽能電池板需要太陽來再次充電--性格外向者向外四處活動以獲得充沛的精力。像內向一樣,外向也是一種內在的氣質,它無法被改變。
對性格內向者來說,僅僅是處於人群中就會讓他們感覺刺激太多。在人群中,或是在任何喧鬧的、具有攻擊性的環境中,他們的精力很快就會被用光。內向者可能很喜歡與人交流,但是與任何人交談之後,他們通常都會感覺需要離開、休息一會兒、呼吸一點新鮮空氣。當感覺刺激太多的時候,性格內向者的大腦會暫時地關閉,彷彿對外宣告,請不要再輸入更多的資訊。它關閉了。(不是與你們相處我感到不自在或不愉快,而是對我們來說只要處在非內心世界的外界環境下,就一定會耗費精神!)
不要因別人的指責而產生罪惡感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針對性格內向者最常見的兩種指責--自我中心、孤僻而不愛交際。很容易被理解的是,內向者之所以容易表現出專注自我或漠不關心的模樣,是因為覺得外在刺激已經足夠,於是將資訊進入的通道關閉所致。而這麼做的原因,是因為可以滿足我們將外在經驗與自我內在經驗進行比較,並嘗試在已有的基礎上,理解新的資訊,甚至進一步思考:那些經驗是怎樣影響我們的?
性格內向者不僅不以自我為中心,事實上可能還恰恰相反。我們集中注意內在世界的能力,以及對感覺和體驗進行反省的能力,使我們能更加理解外在世界和他人。那些好像是自我中心的東西,事實上正是能夠切身理解他人處境的能力。
性格外向者也將注意力集中於自我,但其方式不同。外向者喜歡參加社交活動,需要別人的陪伴,這與他們對刺激的需求一致--讓我參與其中、挑戰我、給我一些刺激來引起我的反應--以便感覺到與周圍事務的聯繫。外向者不會像內向者那樣能產生那麼多的內在刺激,所以他們需要從外在世界尋求刺激,也許這就是他們貶低內向者的原因--因為他們感到我們會限制他們,這使他們覺得很惱怒;因為我們不以他們所需要的方式閒聊或參加社會活動,這使他們覺得受到了威脅。
這使我想起了對性格內向者的另一個較大的曲解--孤僻不愛交際。性格內向者並不是不愛交際--他們只是以不同的方式進行社會交往而已。性格內向者只需要很少的朋友關係,但喜歡(來自於親密朋友的)較多的聯繫和與朋友親密的相處。因為與其他人交往會耗費大量的精力,所以我們不願意將太多的精力用於社交活動。
如果不進行自我反省,人們很容易在同一件事情上周而復始地鑽牛角尖。因為一些奇怪的原因,那些對自我反省較不熟練的性格外向者被認為比性格內向者更為健康、甚至在心理學領域也是這樣。
作為社會上的大多數,性格外向者影響了整個文化對性格內向者的看法。性格外向者在言辭上的收放自如對性格內向者造成了威脅,這更容易使性格內向者斷定自己不應該講話。
而且,正如我們所看到的,許多社會都讚美外向性格的優點,在此同時,許多性格外向者以懷疑的目光看待內向者帶到這個世界上的才能。讓人感到悲哀的是,甚至連性格內向者自己都經常不能理解自己所做出的貢獻。
性格內向者本身可能更讓人糊塗;當他們精疲力竭時,可能前後表現得很不一致;某一天,精力充沛的時候,他們表現得非常健談和喜愛交際;另一天,當他精疲力竭像剛拉了四輪馬車一樣時,他們幾乎一句話也說不出來。這可能使那些認識他們的人感到大惑不解。
性格內向者的大腦-身體迴路
正如我們所看到的,與性格外向者相比,性格內向者的大腦有較高程度的內在活動和思考。它主要被既長又慢的乙醯膽鹼神經傳導路徑所支配。乙醯膽鹼引發閥門關閉(副交感神經)系統,控制某些身體機能,從而對性格內向者的行為產生影響。
性格內向者的大腦在思索著,他們很可能會:
*講話時減少眼神交流,而專注於搜尋字詞和想法;聽講時增加眼神交流,以吸收資訊。
*使其他人驚訝於他們資訊的豐富。
*因為他人太多的關注而害羞地離開。
*在有壓力、感覺疲倦或處於群體之中時,表現得呆滯、暈眩、心神不寧。
長長的乙醯膽鹼神經傳導路徑佔優勢,使性格內向者:
*可能需要思考後才開始發言,這會使其他人感到迷惑。
*記憶力很好,但要用很長的時間來恢復記憶。
*會忘記他們非常瞭解的事情--例如解釋工作時可能結結巴巴,或暫時遺忘想要表達的字詞。
*當他們明明才剛想到什麼事情,就可能以為已經告訴過別人了。
*在徹夜思考後,對睡覺前所思考的觀點、想法和情感比較清楚。
*可能要透過書寫或談論之後,才清楚意識到自己的想法。
副交感神經系統的啟動,使性格內向者:
*可能較難有行為的動機或行動,可能表現得很懶散。
*在壓力下可能反應很慢。
*可能舉止平靜、謹慎;走路、談話、吃飯都慢吞吞的。
*可能需要調整蛋白質攝取量和調節體溫。
*必須有休息的機會以恢復精力。
請記住,網路社群也是性格內向者與朋友和家人保持聯繫,以及與新朋友建立關係的好去處。雖然,目前有許多可怕的預言,說電腦如何導致人際關係的疏遠、減少人際的互動、減少社群歸屬感,但實際上網路似乎增加了性格內向者的人際交往。它也使那些生病、孤獨、生活在地球另一邊,或不能親自碰面的人們在一個穩定的平台上相互交流。而且,當你發送電子郵件給某人,在你點擊「傳送」或「回覆」的按鈕前,你可以給自己充分的時間來思考你想說些什麼。並對所有你想修改的地方都進行修改。
以上內容以純手動打字抄錄自《內向者求生術》此本著作。
以下內容為俠媛(水墨靜)閱讀與抄寫完書本內容後,簡短的摘要出重點特質。
性格內向者只有在自己瞭解的領域,以及早已研究過的話題當中才能侃侃而談,因此內向者最需要的是,擁有共同興趣、共同目標的團體,而非模仿外向者去參加那些會令他們疲倦不已的應酬交際。
性格內向者需要營造自己的空間與時間得到充電的機會,而且不喜歡別人隨便侵犯這片私有領域。
性格內向者在說話前會謹慎思考,而由於打斷他人說話會產生強烈的罪惡與自責,所以經常性的選擇默默吞下意見。這在團體之中就會給人沒主見、軟弱的印象,其實不然。
性格內向者傾向於長時間的傾聽,並且邊聽邊思考、整合出自己適切的意見,因此如果在小組之中沒有給其他人他們還在參與狀態的暗示,別人就會以為他們不發表意見就是「不在場」而開始排斥他們了。
對性格內向者交談,你必須讓他們預期到將會輪到自己發表意見,而且要給予足夠的時間讓他們整合出剛吸收的資訊和意見。否則即使內向者一直處於參與狀態,在遇到突如其來的發問時仍會由於尚未想好措詞而顯得吞吞吐吐,使人以為他們不夠專注、缺乏參與的積極度。
性格內向者與害羞並無直接關聯,任何人都會害羞,即使是性格外向者也難免會有退縮的時候。
一本書竟然如此貼切的道出了我們的心境⊙.⊙這是清早起來去圖書館挖到的驚喜
看完這本書,我終於明白了為什麼自己明明從來不覺得孤獨或缺乏朋友也不是不善於講話,老媽卻硬說因為我就是孤僻所以難以跟人相處;
看完這本書,我終於知道原來外向性格與內向性格為天生使然,不僅僅是表現上的差異,甚至於腦部運作的系統、路線、運作的方式都截然不同,因此由外向的人去看待內向的人,就只能看到以外向角度斷定的部分。
看完這本書,我終於知道為什麼每當我同時間應付許多人的留言之後,時常中途就需要躺下去休息才能讓腦袋恢復運作;
看完這本書,我終於知道為什麼他人一則十萬火急的留言,自己總要隔個好幾天,才能看出心得感想與想到應該要怎樣答覆才最好。
看完這本書,我終於明白為什麼只要大白天出門在吵鬧的地方待一陣子,即使沒做什麼勞力活也沒有交際,回到家也一定是先躺下去小憩讓頭腦冷靜;
看完這本書,我終於恍然大悟為什麼每次計畫好清晨起床要來好好寫篇文章或創作,姐姐只要放一下吵鬧的電子合成音樂,立即就能將我的清醒頭腦干擾成疲倦到必須睡一覺再醒來一次才有辦法進行創作。
內向者在說話前會謹慎思考,而由於打斷他人說話會產生強烈的罪惡與自責,所以經常性的選擇默默吞下意見。這在團體之中就會給人沒主見、軟弱的印象,其實不然。
性格內向者與害羞並無直接關聯,任何人都會害羞,即使是外向性格者也難免會有退縮的時候。
這本書說內向的人比較會開能夠平衡、化解兩端衝突問題的玩笑,傾向於內涵的幽默。
內向者在說話前會謹慎思考,而由於打斷他人說話會產生強烈的罪惡與自責,所以經常性的選擇默默吞下意見。這在團體之中就會給人沒主見、軟弱的印象,其實不然。
性格內向者與害羞並無直接關聯,任何人都會害羞,即使是外向性格者也難免會有退縮的時候。
這本書說內向的人比較會開能夠平衡、化解兩端衝突問題的玩笑,傾向於內涵的幽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