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9日 星期四

過期十幾年,仍可續領BNO?(2016更新版)

過期十幾年,仍可續領BNO?(2016更新版)

bno 1000×600

過期十幾年,仍可續領BNO?(2016更新版)

關於續領 BNO,以前只會發生在港人於外地遇上天災人禍時才出現,想不到踏入2016年,港人連生活在香港也感不安;BNO的討論已經超越「旅遊證件」的層面!網上湧現大堆續領 BNO 的教學,今次綜合出詢問度最高的8大續領 BNO 疑問,睇完唔該請記低,唔好問完又問嘞!
廣告
BNOatnext

傳媒誤報「續領被拒」,原來虛驚一場!

1月初有傳媒報導「港人續領BNO被拒」,惹來一陣討論,不過仔細閱讀內文,就連網民都一眼睇穿原來係誤報,被訪者將英國屬土公民(British Dependent Territories Citizen, BDTC ) 同BN(O) 混為一談,而記者又照報無誤,仲拍埋動新聞,睇到人一嚿雲,需知道BNO就算過期仍可以續領,詳情請睇以下8個QA:
廣告

Q1:香港人點樣可以續領BNO?

BNO000
Step 1: 首先你要有資格先,只要在1997年7月1日或之前成功申請過 BNO ,就算過期10年都無問題!
Step 2: 填妥網上申請,並用信用卡付款(可用Master卡、Visa卡)。
Step 3: 將所需續證文件直接寄到英國當局。收到資料後,相關部門最少需要6個星期處理。

Q2:有乜文件要準備 ?

-香港身份證雙面的彩色影印本
-特區護照或 其他國家護照彩色影印本
-於上個月內拍攝的2張相同的護照相片(35mm x 45mm)
-過期BN(O)護照正本
-過去一年內的住址證明(正本)

Q3:續領BN(O)連郵費要幾多錢?

16763721_10212344793641121_1775194675_o
  • 成人 32 頁護照83英磅(另加郵遞費用24.72英磅)
  • 成人 48 頁護照 91英磅(另加郵遞費用24.72英磅)
  • 另外還有兒童 32 頁 BNO:53 英鎊(另加郵遞費用24.72英磅)
廣告

Q4:如果舊唔見咗BNO點算好 ?

BNO002
  • 如 BNO 已經遺失、被盜或損毀,建議先去警局報失,領取英文版嘅報失紙,再上網申請補領
  • 只要申請時附上「副署Countersign」,再額外填寫LS01表格。
  • 萬一連護照編號都唔記得,可漏空不填。

Q5:係咪任何人都需要副署?

其實一般人士續領 BNO 時,都可豁免填寫副署人一欄,除非你面容有好大變化、7年以上無續期、護照資料有需要修改、補領已遺失、被盜或損毀的護照,申請表格就必須有副署人簽名。
查詢:https://www.gov.uk/countersigning-passport-applications/when-to-sign-what-to-do
「副署Countersign」之所以被廣受談論,係因為近年香港BNO續期者唔想申請表格被「打回頭」,先找合資格人士進行副署,再把申請資料寄出,提高續領成功機會。

Q6:副署可以搵邊個幫手簽?

-認識申請人最少兩年,例如朋友、鄰居或同事及
-英國、愛爾蘭、其他歐盟國家或美國有效護照的持有人,有 BNO 都算,及
-必須為專業人士,但搵公務員、攝影師、記者都得
-有血緣或婚姻關係、居任同一地址的伴侶均不可互相副署
bno06
廣告

Q7:揸BN(O)有乜好 ?

-189個國家免簽證,包括幾個香港特區護照需要簽證的英聯邦國家
-可用於旅行,或於外地遇事時要求領事服務
-出入歐洲可使用EU櫃枱,短時間transit超啱用!
-持BN(O)於英國住滿半年,可享有選舉權
另外,以下是國際關係專家沈旭暉於2016年1月在臉書提到的「主要用途」:
(1)  一旦香港政體改變、一國兩制取消、其他國家不承認特區護照等事發生,依然可以BNO走到世界各地,作為最後逃生門
(2)  在中國境外遇上事故,而一旦中國使館不能幫忙,可向英使館求助
(3)  在英國投票民主選舉各級議員及國家領導人 (有居住附加條件)
唯一副作用:不能參選香港行政長官,完。

Q8:舊證上有美國Visa 未過期可以點算?

放心,相關部門會將舊嗰本寄返畀申請者,進入美國境內時帶住新舊護照同行就得。

2017年3月7日 星期二

原來放棄自由這麼容易..美國教師實驗5天,全班洗腦變納粹

原來放棄自由這麼容易..美國教師實驗5天,全班洗腦變納粹


2008年的一部德國電影《浪潮》(台灣又譯為:惡魔教室),講述我們引以為傲的文明,比我們想像中的還要脆弱、不堪一擊。
在電影中,一名老師只用了5天的時間,就把亂哄哄的學生,變成絕對服從的納粹黨員,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電影《浪潮》劇照
從歷史課本上對納粹黨的描述,對於極權政治的殘暴與反人性,我們能自然地感到恐懼與憤怒。但僅僅70年前的德國人民,會不了解嗎?
在《他們為什麼效忠希特勒》一書中,作者表示在希特勒統治時期,共招攬了1千3百多萬納粹黨徒,幾乎占了當時德國人口的六分之一,另外加上少年隊以及希特勒青年團的人數,因此當時的德國,可以說全民皆納粹。
這一切都是有可能的,看回電影《浪潮》,它其實改編自Morton Rhue的小說,講述一件真實發生於加州某所高中的故事。雖然最後沒有如電影最後鬧出人命,但實驗中扭曲人性的行為,皆值得拿來一一探究。
【重回真實現場】
追溯自1967年4月,位在加利福尼亞一所 Palo Alto Cubberley高中,歷史老師瓊斯(Ron Jones)正在講述希特勒創立的「第三帝國」。一名學生向老師提出問題:「為什麼當時的德國人聲稱對屠殺猶太人毫不知情?無論農民、醫生、教師都不知道集中營的慘劇?」

▲電影《浪潮》劇照
這個問題讓瓊斯無從回答。於是,他做了一個決定,他要重建一個微型的納粹,重現德國當時的社會氛圍,讓學生親自體驗法西斯主義的恐怖與魅力。
實驗第一天
一名學生尼爾(Phillip Neel)回憶當時:「瓊斯老師禁止部分學生使用教學樓裡的洗手間,他想讓我們體會,什麼是種族隔離。」
以往學生眼裡的瓊斯都是一名親和的教師,但在實驗的第一天,他命令學生端正坐姿、抬頭挺胸、雙腳併攏、雙手放背後,然後不停地起立、坐下。最後他命令學生站到教室外,等他發出信號才能跑回座位坐下。這一連串的動作,僅僅幾分鐘的練習,學生就能全員做到並熟練。
接著瓊斯制定上課規則-如果學生在課堂上要發言,就必須起立,接著站到桌旁,並說「瓊斯老師」,才被允許說話,且發言時必須言簡意賅,口齒清晰,如果有一絲含糊,必須重複答到老師滿意為止。
瓊斯的堅持,看到驚人的成效,連平時愛搗蛋的學生也能達到良好的訓練,甚至提高課堂的水準,答案更準確、學生專注力更集中。

▲電影《浪潮》劇照
實驗第二天
瓊斯一進教師,發現所有同學都坐得筆挺、保持肅靜,他們一直處於這種狀態來迎接他,儘管沒有人要求。同學對於瓊斯的課程感到期待、興奮,專注聽講到最後。
下課前,瓊斯做了一個動作-手臂向前伸,手掌先朝上再朝下,畫出一個曲線,如同波浪。瓊斯將手勢定為與同學之間的問候,在任何地方見面時,只要做出這個手勢,就能表明自己是這場「高級運動」的一份子。瓊斯將這手勢稱之「第三浪」,沒有人發現它與希特勒創立的「第三帝國」微妙地相似。
接下來幾天,不管在餐廳裡、圖書館、操場,使用「第三浪」打招呼的同學,越來越多,這個實驗已經擴及了整個校園。

▲電影《浪潮》劇照
實驗第三天
瓊斯向班上每個人都發了一張卡片,其中只有三張卡片上打了叉做為記號,拿到這三張卡的同學,必須服從特殊指令-告發不遵守這場「浪潮」的人。雖然瓊斯只有指委派三名學生,結果檢舉的人數竟達到二十多名,包括他們出賣拿「浪潮」開玩笑的朋友、對「浪潮」表示懷疑的父母......尼爾說,當時他曾對好友揶揄「浪潮」的行為,結果隔天瓊斯在課堂上提到他的名字,他開始感到害怕。
實驗第四天
課堂人數從30人增加至80人,學生逃掉原本的課,加入了「浪潮」的行列。當時瓊斯再往前推進,想試試實驗能達到什麼境界,因此他宣布「浪潮」於明日中午12點過後,成為由全國性的青年運動,將會促進國內政治體制的改革。尼爾說:「當時沒有學生對瓊斯感到一絲懷疑。」

▲電影《浪潮》劇照
實驗第五天
在學校的禮堂上,湧進了超過兩百名學生,在天花板上掛滿「第三浪」的布幔,端坐在座椅上,並在瓊斯簡短致詞後,整齊劃一做出「第三浪」的問候。最後瓊斯打開電視,儘管只有雪花,習慣服從紀律的學生,依然等待著。

▲電影《浪潮》劇照
直到一名學生提出:「不存在什麼領袖,對不對?」禮堂的肅靜被這句話劃破,學生像是突然甦醒般,言論轟炸開來。

▲電影《浪潮》劇照
瓊斯說:「沒錯,但我們差點變成優秀的納粹。」
電視開始撥放第三帝國的影片,納粹的殘暴讓學生憶起這幾天的自己,瓊斯看到一張張錯愕、不知所措的臉孔。第二天,沒有一個人願意提及這場實驗,就像當時德國人民一樣,不敢相信也不願意承認自己竟然被操控,成為納粹的幫兇,甚至是其中一員。
這些學生中,許多人曾參加過反暴力與種族歧視的「黑豹社會運動」,他們對自己就這樣輕易放棄自由,感到訝異。
最後,瓊斯在一次訪談中的話語,值得我們深思:「人類總是感到孤獨、缺乏溫暖與集體的關心,這就是促成這場實驗成功的原因。不管在任何時空中,人們都在尋找歸屬感。因此,即使把實驗放到今天,也會得到一樣的結果。」

▲浪潮實驗已翻拍成紀錄片《Lesson Plan》
【VIA baiduread01

2017年3月5日 星期日

20年水果攤老闆娘揭密!水果「這樣挑」絕對包甜!

長個小知識!
原文如下:
1488635174-3088-n10701
下面是水果商挑選水果的秘笈,真的能選出新鮮好吃又營養的水果哦,趕緊偷師學學吧!
西瓜:
1、西瓜底部的圈圈,越小越好,相反的,底部圈圈越大,皮越厚,越難吃。
1488635174-9187-n10701
2、顏色最好挑青綠色,不要霧霧白白的。
1488635174-6334-n10701
3、西瓜紋路整齊的,就是好瓜。
1488635174-8734-n10701
4、西瓜頭,就是所謂的蒂頭,若是直直的一條線,就不要,但若是卷曲圈起來的,就很甜。
1488635174-7973-n10701

火龍果:

1、越重越好。火龍果越重,則汁越多、果肉也越豐滿,所以購買火龍果時應用手掂掂單個火龍果的重量,越重的越好。
2、越紅越好。表面紅色的地方越紅越好,綠色的部分也要越綠的越新鮮,若是綠色部分變得枯黃,就表示已經不新鮮了。
3、越胖越好。不要挑選瘦長型的,越胖代表越成熟,清甜而不會有生澀的味道。
1488635174-7064-n10701

山竹:

山竹小秘密:屁股上有幾個瓣,里面就有多少顆。
7或8個的比較好,還有上面的柄要新鮮顏色要嫩,不要干枯,那樣挑出來的確很好吃,水分也多
還有就是挑的時候如果外殼都硬了那說明壞掉了。
挑選時應該挑中等偏小的。新鮮山竹果蒂呈綠色,果皮呈暗紫紅色,捏起來外殼比較軟,有彈性,打開以後,里面的肉質是純白色的。若以拇指和食指輕捏能將果殼捏出淺指印,表示已成熟,如果外殼硬得像石頭一樣,多半不能吃了。山竹外殼見風容易變干,建議吃多少買多少。
1488635175-6142-n10701

芒果:

芒果品種:雞蛋芒(福建叫法),香味比較濃鬱形狀較橢圓,果肉是橙色的,如小雞蛋那麼大,超甜超香,適合榨汁,汁極濃稠,可兌些淡淡的蜂蜜水;比雞蛋芒稍差些的是腰芒,形狀像小豬腰,果肉是黃色的,有的是淡黃,果核很薄,這種芒果很甜,但香味不如雞蛋芒;還有像牙芒、貴妃芒,不夠熟時會有些澀、酸。另外有一 種綠色的芒果青芒,比黃色的更甜。
挑選:選芒果一定要選比較飽滿的、圓潤的,不軟不硬的,顏色黃的純正的,香味老遠就能聞到的,沒有斑點的(有斑點的是從里面爛掉了),聞香味,挑選大約8分 熟的,放一兩天熟透就可以吃了,買熟透的即吃的芒果,可以看一下芒果的根部,應該是很清爽的,沒有出水,同時皮也不能皺起,那種水份已經沒有了。
芒果的汁液有一種成分,對皮膚不好,所以吃時最好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的,不要碰到皮膚和嘴唇,這樣就好了。

1488635175-3471-n10701

哈密瓜、香瓜:
挑選白色的甜瓜應該選瓜比較小,瓜大頭的部分沒有臍,但是有一點綠,這種是一棵瓜的第一個葉子結的,比較好挑,因為長的小。還有就是挑有臍的,臍越大的越好,按一下臍的部分較軟的.聞一聞香瓜的屁股,有香味的就是好又甜的好瓜。
挑哈密瓜要挑網紋粗且密的,聞到較濃的香氣。
買任何瓜的時候,和瓜秧不連在一起的那頭是凹進去的就是熟、好、甜的。

1488635175-6624-n10701


蘋果:
富士應該挑那種看上去一絲一絲的,黃里透紅的,這樣的一般壤是黃的,又脆又甜還有一點點酸,味很正。千萬不要挑綠里透一點點紅的,這樣的,一般味道都有點寡淡的,水分可能也不少,但甜味一定不行。
正宗的紅富士蘋果放在桌子上都是歪的,沒有正的,否則肯定不是正宗,顏色不能特別紅,有些粉紅,且不是紅成一片,要挑有許多紅絲的那種,還有“肚臍”要陷下去深的,這樣才甜。皮上麻點多的,用手指輕輕彈,清脆有回聲的,是又甜又脆的。
買蘋果(主要是紅富士),最好選外表為條狀紅的(稱“條紅”),而且紅里面有一些黃色。那種蘋果脆性、汁水多、很香甜。
1488635175-4067-n10701

榴槤:
榴槤挑香味濃的,稍微裂開一點的,看得到里面的果肉軟軟糯糯的,又絕不濕漉漉的,果肉相對細長、金黃的,果形較豐滿的外殼比較薄些,果肉的瓣也會多些。那種長圓形的,一般外殼較厚,果肉較薄。挑選時殼以黃中帶綠為好。
如何正確挑選榴梿:
1、聽聲音,輕搖幾下,有聲音代表榴梿可以吃了。
2、看顏色,選擇顏色偏黃的,不要挑綠色的,黃色的通常比較熟。
3、看大小,榴梿個頭大的水分足,夠甜。小山丘越多肉越多。里面的肉也越多,一般一個成熟的榴梿3-5斤重。
4、選擇開裂的榴梿(自然開裂),說明榴梿足夠成熟。
5、聞氣味,好的榴梿氣味濃烈。
6、看重量,同樣大小的榴梿輕的榴梿核小,重的榴梿核大,輕的榴梿快能吃了。
1488635176-8055-n10701

荔枝:
選荔枝的時候要選表皮凹凸不平,紋路深的那種,那種荔枝通常都是小核的!而表面光滑平坦的那種,一般核都很大! 不僅要表面紅潤,而且捏起來要飽滿有彈性,如果沒彈性很軟感覺有點空就是放的時間長了.還可以輕輕按一下荔枝的尾部,如果感覺軟,沒有按到硬物,一般說來 核是比較小的,如果可以感覺按到硬物,一般是大核。
荔枝的中間有一條縫,隻要沿著那個方向輕輕一咬,如果沒洗嫌髒的話用手輕輕一捏也行,殼就會自動裂開了。
荔枝的挑選:
1、手感,先拿在手里輕捏:好:用手指微按果實感覺緊硬壞:微按果實感覺鬆軟。
2、看外觀:好:果皮新鮮、顏色呈暗紅色,果柄鮮活不萎,果肉發白。
3、再教兩個小訣竅,是南方荔枝園里的果農傳授的:
一看荔枝頭部。如果荔枝頭部比較尖,表皮上的“釘”密集程度比較高的話,那就說明荔枝還不夠成熟,反之就是一顆成熟的荔枝。
二看殼,裂片平坦,縫合線明晰,這樣的荔枝一定是甘甜無比的,不信就試吧!真正新鮮的荔枝從外表看,顏色不是很鮮豔,暗紅稍帶綠,沒異味。
壞:果皮為黑褐或黑色,汁液外滲。果肉發紅。
1488635176-3607-n10701

梨:
梨要挑母的,細膩多汁且甜。母的,就是頂上的窩要選雙數的,臍深的,臍周圍比較圓,把的根部粗的
辨別公母方法:
吃梨也有公母之分,母梨肉多核小、細致多汁
買梨時看梨的底部,母梨是有著圓圓的光滑的深窩窩,公梨的尾部是像朵花似的。
1488635176-8379-n10701

葡萄:
葡萄要挑整串飽滿的,一粒粒長得密密的那種,先聞一下香味,果香濃的才買.如果冬天挑葡萄,千萬要買新鮮的。不要看果粒,要看梗,新鮮的葡萄,梗硬挺,鮮豔的綠色。當顏色變深褐色,軟啪啪的,就是摘下來比較久的了,這樣的葡萄雖然可能果粒看上去也比較挺實,可是其實都是低溫保存的結果,並不是真的新鮮。買“玫瑰香”葡萄尤其要注意,這種小粒的果實不容易保存。
1488635176-2541-n10701

香蕉:
香蕉不要挑兩頭有綠色的,那是處理過的,並且個兒不要太大,小些的香蕉才好,要圓潤的,不要有棱角的才是好香蕉,正常黃色,略帶芝麻點的。
1488635177-3459-n10701

桃子:
選桃子首要是聞香味,越香越甜,通常外觀都不太好看,挑不太軟的,上面帶個小尖尖。
1488635177-9705-n10701

草莓:
草莓不買太紅的,顏色越是鮮豔就越酸,紅里帶點白的草莓最香甜了.買草莓的時候不要選個非常大,形狀特奇怪的那種,要選大小一致的,小一點更安全,顏色不要特別紅,里面最好帶點白色的小點點的。
1488635178-9454-n10701

木瓜:
木瓜也分公母,肚子大的是母的,比較甜。一般挑鼓肚子的,表面斑點很多,顏色剛剛發黃摸起來不是很軟的那種。如果表面上還有點膠質的東西,那沒關系,是糖膠,這樣的會比較甜.買木瓜如果要馬上吃,就要挑黃皮的,但是不可乙太軟,這樣的木瓜才甜而不爛。如果做木瓜排骨湯之類的,要買沒有完全成熟的青皮木瓜,這種木瓜當然是比較硬,一般不生吃。成熟的時候一般皮就黃了,可以當水果吃。如果做甜品的話,就要買紅色的夏威夷木瓜,很甜!
1488635178-2506-n10701

黃瓜:
選黃瓜,千萬別買肚大把小的,這是打激素的。
1488635178-1990-n10701

櫻桃:
選櫻桃,要看果柄是否新鮮。新鮮的果柄綠綠的,放置時間長的果柄發黑。然後看果皮是否起皺,起皺說明果實摘下來放的太久,失去水份。
1488635178-4485-n10701

番茄:
挑選番茄時,不要挑選有棱角的那種,也不要挑選拿著感覺分量很輕的,都是催紅劑作的怪。要買這種表面有一層淡淡的粉一樣的感覺,而且蒂的部位一定要圓潤,如果蒂部再帶著淡淡的青色,就是最沙最甜的了。不要買帶尖和底很高的,要那種整體看起來都比較光滑的,帶尖的都是春天抹快速催熟的東西抹多了。選番茄要選顏色粉紅、渾圓,表皮有白色的小點點的。
1488635179-5605-n10701

20年水果攤老闆娘揭密!水果「這樣挑」絕對包甜!

水果販子經驗分享:建議吃水果根據季節。如西瓜上市的季節吃西瓜,桃子多的日子吃桃子。
要挑選大小適中的水果,太大的極有可能是激素、膨大劑什麼的催的。總之,太大的最好不要買,無論是水果還是河里的螃蟹、魚和蝦!
北方賣的南方水果大都是用亂七八糟的東東催熟的,因為南方果子熟了後不好運輸,隻能是生的運過來再加工熟,所以盡量吃本地水果也是一個方法。
一般一聞、二看,三捏一捏。先聞有沒有水果應該有的香味,也聞聞有沒有其它的怪味。二看有沒有發黑或者爛的地方。三捏一捏,就不用多說了。
挑水果有一個秘訣,無論什麼水果,在蒂的部位凹得越厲害就越甜。
選水果的原則是顏色好看有光澤的,還要看水果的根部是不是夠凹,有沒有一個圈圈,有的話就是母的,母的水果比較甜。
分享給朋友學習吧!

via topnews8

你有沒有想過清朝滅亡後,上千太監宮女去哪了?真相讓人感到悲傷!

你有沒有想過清朝滅亡後,上千太監宮女去哪了?真相讓人感到悲傷!

有點可憐…
原文如下:
1488706161-1863-t
隨著辛亥革命的爆發,在中國紮根了數千年的封建帝製終於走向了滅亡,中國的最後一位皇帝溥儀也走下了他的金鑾寶殿。
碩大的皇宮,若要問什麼最多,那大概是宮女和太監吧,清朝滅亡了,那些宮女太監不可能還留著在溥儀身邊伺候著他,所以後宮那上千的宮女下場又是怎樣的呢?
1488706161-6472-n31977
其實溥儀剛正式退位放棄所有權利的時候,民國政府對他還是依舊保持君王之禮,並且允許溥儀繼續住在紫禁城,每年支付著400萬兩的生活費用,那時候的侍衛太監宮女都還沒有失業,還在紫禁城繼續守著這個虛位的「皇帝」。
不過還是有部分的宮女在1923年就被遣散了,凡是滿二十四周歲的,自行上報在中秋節前釋放,每人賞100大洋自謀生路。1488706161-9677-n31977 
溥儀就這麼和他的小朝廷被軟禁在紫禁城,直到1924年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之後將溥儀和這個小朝廷逐出了紫禁城。出宮後的溥儀也不敢待在北京,畢竟北京的百姓早就對腐敗的清政府有了很深的恨,於是溥儀一直向東走,逃到了天津。這一到天津,可落到了更慘的地步,就是被日本人所盯上了。日本人派遣軍隊將溥儀從天津護送到東北,為日本建立滿洲國而增加權勢穩固政治。
1488706162-3146-n31977
可溥儀也就是日本人眼中的一粒棋子,保住他的性命就足夠了,於是將溥儀身邊的侍衛宮女太監全都給遣散了。這一全部遣散,宮女們可沒法子生活了。雖然在宮中天天侍奉著自己的主子,隻是一個普通的奴才,但至少皇宮中的生活還是要比普通百姓過得舒服得多的。而且宮女們幾乎都是從小就被送進了宮中,除了侍奉人也沒有其它的什麼本事,就算是到了社會中也很難謀生。
1488706162-4743-n31977
有的運氣好的宮女,出宮之後嫁了人,但前提都是自己的夫君並不知道自己從前是宮女,不然根本不會娶。
有些在宮中有點小存款的宮女還好,可以拿著這些錢另謀生路,但還有還大一部分宮女無奈隻能選擇進入青樓當娼妓,畢竟習慣了衣食無憂的生活,也不願意做一些苦活累活,就負責陪一些公子哥笑了,勉強在青樓中過上溫飽的生活。還有的被拐賣,或是無依無靠孤苦伶仃,最後凍死街頭或是自己了結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一條條年輕女孩的生命也隨著清政府的滅亡而走向結束,令人惋惜。
via topnews8

羽毛鉛球誰先落地?新發現「真空也有摩擦力」推翻400年伽利略論點

羽毛鉛球誰先落地?新發現「真空也有摩擦力」推翻400年伽利略論點

如果說有很輕的羽毛跟一顆很重的鉛球,兩個同時從比薩斜塔(同高度)丟下來,哪一個會先落地?

上古希臘時期,亞里斯多德曾說,重量重的會先落地;但到了1580年代時,伽利略提出的「同時落地」觀點卻反轉了世界,如今伽利略的說法已是物理學界的共識。日前Nasa太空實驗中心還推出了「真空鉛球羽毛實驗」的影片,證實伽利略的「同時落地」是對的。
「不論重量差多少,只要在同高度的真空中一起丟下,一定同時落地。」這是現今物理學界的答案。
雖然後續學者為伽利略的說法加上一個「真空狀態才成立」的前提,但新的理論卻告訴我們說,就算不同重量的物體,在真空中可能不會同時落地,這是為什麼呢?
那是近期科學家意外發現,真空狀態的空間,居然還有「神祕摩擦力」存在,這代表物體從真空中劃過仍可能會降低速度,這完全打破了一般人的常識。
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的物理學者山萊納(Matthias Sonnleitner)就在研究指出,當物體通過一個「完美真空」的空間時,如果過程中如果有原子產生衰變,就會有一股無形的力量阻礙前進,彷彿就像摩擦力一樣,這種「類真空摩擦力」讓他很傻眼,因為這完全牴觸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在想這個結論哪裡有問題,但現在我們已經知道,這個結論沒錯,也沒有推翻相對論。」山萊納如此說著。
如今山萊納已經找到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解釋,他說這是因為質量的變化導致我們觀測到的動量不同,實際上速度還是一樣。就像是看賽車,觀眾覺得車子一過山洞時就突然慢了下來,但實際上在駕駛員視角,不論是他的主觀感受還是看著時速表上的數字,都沒有變慢。
但簡單來說,看起來變慢,實際上沒有卻變慢。聽起來可能很怪,但這個世界就是這樣,看不到與無法想像的,並不代表不存在。
回到開頭的丟球實驗,伽利略曾說「任何倆物體,從同高度丟下來會同時落地」這個說法,除了要補充上是真空狀態才成立以外,現在必須還要補上「假設物體沒有衰變」這句話。因為衰變*造成的「類真空摩擦力」,可能會讓觀測者覺得沒有同時落地。
(補充說明:非放射性物質的原子核很穩定,半衰期很長很難衰變,但這並不表示非放射性物質就不會衰變。再者,伽利略說的「任何倆物體」如果是包含放射性元素,那麼觀測到的就不一定是同時落地。)
▼日前Nasa的抽真空同時落地實驗,如今可能要再加上幾個假設

羽毛鉛球誰先落地?新發現「真空也有摩擦力」推翻400年伽利略論點

胖丁呷麵/真新鎮K歌王

大檸檬最愛吃麵的新人胖丁。偶像是夏亞,最討厭阿姆羅。喜歡寫科學新知、奇人軼事、偶..
點評:看不到的,並不代表不存在。
如果說有很輕的羽毛跟一顆很重的鉛球,兩個同時從比薩斜塔(同高度)丟下來,哪一個會先落地?

上古希臘時期,亞里斯多德曾說,重量重的會先落地;但到了1580年代時,伽利略提出的「同時落地」觀點卻反轉了世界,如今伽利略的說法已是物理學界的共識。日前Nasa太空實驗中心還推出了「真空鉛球羽毛實驗」的影片,證實伽利略的「同時落地」是對的。
「不論重量差多少,只要在同高度的真空中一起丟下,一定同時落地。」這是現今物理學界的答案。
雖然後續學者為伽利略的說法加上一個「真空狀態才成立」的前提,但新的理論卻告訴我們說,就算不同重量的物體,在真空中可能不會同時落地,這是為什麼呢?
那是近期科學家意外發現,真空狀態的空間,居然還有「神祕摩擦力」存在,這代表物體從真空中劃過仍可能會降低速度,這完全打破了一般人的常識。
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的物理學者山萊納(Matthias Sonnleitner)就在研究指出,當物體通過一個「完美真空」的空間時,如果過程中如果有原子產生衰變,就會有一股無形的力量阻礙前進,彷彿就像摩擦力一樣,這種「類真空摩擦力」讓他很傻眼,因為這完全牴觸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在想這個結論哪裡有問題,但現在我們已經知道,這個結論沒錯,也沒有推翻相對論。」山萊納如此說著。
如今山萊納已經找到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解釋,他說這是因為質量的變化導致我們觀測到的動量不同,實際上速度還是一樣。就像是看賽車,觀眾覺得車子一過山洞時就突然慢了下來,但實際上在駕駛員視角,不論是他的主觀感受還是看著時速表上的數字,都沒有變慢。
但簡單來說,看起來變慢,實際上沒有卻變慢。聽起來可能很怪,但這個世界就是這樣,看不到與無法想像的,並不代表不存在。
回到開頭的丟球實驗,伽利略曾說「任何倆物體,從同高度丟下來會同時落地」這個說法,除了要補充上是真空狀態才成立以外,現在必須還要補上「假設物體沒有衰變」這句話。因為衰變*造成的「類真空摩擦力」,可能會讓觀測者覺得沒有同時落地。
(補充說明:非放射性物質的原子核很穩定,半衰期很長很難衰變,但這並不表示非放射性物質就不會衰變。再者,伽利略說的「任何倆物體」如果是包含放射性元素,那麼觀測到的就不一定是同時落地。)
▼日前Nasa的抽真空同時落地實驗,如今可能要再加上幾個假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