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4日 星期四

死亡是什麼感覺?6網友「死而復生」:像鬧鐘響但想繼續睡

▲國外網友分享死亡經歷。(示意圖/圖庫pixabay)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生死議題是每個人一生都得面對的問題。儘管科學相當進步,仍無法確定地指出,死亡瞬間的感覺。國外有鄉民就在網路上分享自身經歷,有人直言,死亡的瞬間如同「像鬧鐘響起但仍想繼續睡」的情境。
根據英國《鏡報》報導,國外6位鄉民在知名網站「Reddit」上分享關於死亡瞬間及死亡後的感覺。網友「monitormonkey」回憶說,五年前因一場手術失血過多,導致他「死亡數分鐘」,「我在一個類似太空的空間中甦醒過來,但沒有任何星辰與光線;同時,我沒有感受到飄浮,而是靜靜地在那裡。」 他繼續指出,那個類似太空的空間並沒有冷熱感受,也沒有飢餓與疲累的感覺,「我知道周圍有光與愛,但當下並沒有去尋找的衝動;我現在仍然害怕死亡,但我一點也不擔心死後的事情。」
第二位網友「Schneidah7」曾因騎乘機車速度過快被甩出,被送往醫院時,在醫學上被認定為「死亡狀態」。他回憶指出,「我只記得我身處在人行道上,周圍緩慢地變得黑暗與安靜;同時我聽到有人在叫我,然後拍打我的安全帽,這讓我沒有繼續沉睡。只是當我再次睜開眼睛,我看見過世的哥哥,他告訴我『他們快到了』,然後他就離開了」。
因心臟病而進入「死亡狀態」的網友「IDiedForABit」提到,「我記得當時被緩慢地往後吸,類似在水中被拖著走的感覺,黑暗頓時消散,然後出現一座花園。」IDiedForABit指出,花園滿布花草,還有一個旋轉木馬,有一對小朋友正繞著旋轉木馬跑,「難以形容當時的情況,但有一種能夠選擇留下或是離開的感覺,但每一次我想離開,卻一直停留在原地。」他最後提到,當他甦醒過來,心臟已經停止跳動6分鐘。
「altburger69」則說去年因心臟病發作,在急診室內心臟停止跳動3次,「每一次我從死亡甦醒過來都嚇著醫護人員,對我來說,死亡的感覺像是睡覺一般,那裡沒有燈光,更有沒其他東西。」另外「TheDeadManWalks」指出,年輕時曾因重病而陷入瀕死狀態,「那種感覺很像早上鬧鐘響起,但仍想繼續睡覺的感覺。
最後一位網友「Rullknuf」則說,因一場交通意外讓他心跳停止,當時朋友在旁邊搶救他,「死亡像極了『停電』一樣,沒有夢想、沒有願景,什麼都沒有。」他最後說,事後不斷詢問朋友當時到底發生什麼事情,雖然沒有答案,但他很慶幸,自己仍活在世界上。


原文網址: 死亡是什麼感覺?6網友「死而復生」:像鬧鐘響但想繼續睡 | ETtoday國際新聞 | ETtoday 新聞雲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60710/732533.htm#ixzz4EPFuAtpt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2016年7月13日 星期三

如何重建對伴侶已破碎的信任感?

每一段的感情,也有機會遇到風浪。
特別當一段關係轉為平淡得讓你質疑自己是否在拍拖中的時候,稍一不稹,很容易讓人有機會乘虛而入。
那個入侵的,或許是他的另一個她,也有機會是妳的另一個他。
他現刻愛你,並不代表他會永遠愛你。
如果當你有機會體驗到背叛對方的竟然是自己的時候,你便會很深同感受到以上那句所說的。
即使兩人在神聖的儀式下互相對對方許下承諾,永遠會愛惜對方。
只是回到現實的生活中,看看現代的離婚數字,他們的愛或許一直跟許下的這承諾一樣的脆弱。
合久必婚,婚後會分。
近日在感情諮詢時遇到這樣的一個個案,女客人N 長得非常非常的漂亮,她有一個拍了幾年已同居的男友。一直跟他也相安無事,偶爾有些無傷大雅的吵架,但相處也是輕鬆愉快。
直到上年她在朋友的派對上認識了P,P對她比男友細心很多,對她很是關心,兩個人似有談不完的話題,跟他一起的時候,那感覺跟和男友一起時很是不同。
即使P已有一個很穩定的女朋友,也表明了不會因她而跟女友分手。
她跟他一起的時候,就是有一種說不出那是什麼感覺,只知道很是愉快,而且也很久沒有這樣的拍拖浪漫的感覺。
於是兩個人相處了約個多月,便走在一起了。
可是某一天,她的男友識破了這段關係。
她起初也打算跟新的那個一起,可是過了兩個月,才發現跟新的那個很多地方也不能相處,原來最好的,從前一直在她的身邊,於是她感到後悔,希望可以跟他復合。
她破壞了他對她和這段感情的信任,最令他不明白的是:「為什麼我對你這樣好,竟然換來你這樣的傷害我?」,又或是「我比他什麼也優勝,為什麼你會選擇一個比我差的人?難道真的是我不夠好嗎?」
有時候,遭受到背叛,傷害了他的自我價值,比分手本身令人感到更痛。
一段感情中,破壞一方信任的,可以小如一個謊話,也可以大至一個背叛。
在感情諮詢中,有遇過遭人背叛的,也有遇過背叛伴侶的,大前題是好好去想想究竟你是否仍想跟他在一起,如果是的話,為的是什麼?好好記著這個原因,日後當遇到任何狀況,用來提醒自己,以免迷失。
以下就是綜合許多個案告訴你如何重建已破碎的信任感:
如果是你破壞的那個是你:
1) 承認你做過的事
不要用什麼藉口去推卸責任,承認是自己犯了錯,而造成對他的傷害。
2) 表達你對他情緒的理解
即使你在這時候說什麼,也像是貓哭老鼠假慈悲。
可是,你仍然是要用你的真誠去跟對方表達你的歉意和造成他傷害的遺憾。
接受他的情緒在這段期間會很反覆,同理他的心痛和接受他的憤怒,避免在這時候捍衛自己的立場。
如他須要空間的話,給予他適量的空間。
如果他仍跟你保持聯絡,仍不斷跟你說他的感受的話,相對他想繼續的機會為高。
3) 努力重建他對你的信任
要令他再次去信任你這個承信破產的人,這時候,一定要給予更多的愛和信心。
如果他沒有抗拒去跟你聯絡,要讓他知道你已結束了跟另一個他的關係。
即使面對他的冷言冷語,也要讓他感到你在他的身邊。
不能急於要他重新再接納你這個人作為伴侶,先跟他做回朋友的感覺,回番自然相處的關係,才不會令兩個人也感到壓力。同時也要努力去讓他回番心安感,例如可以主動跟他分享你的行踪 ,減少他對你的想像。
做好自己,盡力去彌補他內心的缺口。
如果遭受到背叛的那個是你:
1) 讓自己釋放哀傷
遇到這樣的狀況,正常的情況下,每個人也會感到非常的傷心,這個真的是人之常情。
要令自己對這段感情重拾信心,第一件要做的事接受自己有不開心的情緒:先容許自己感受失去信任的悲傷,對他所作而辜負你的憤怒,以及不知如何重拾信任的恐懼。
與其逃避,不如面對。
好好的去回顧你跟他一起時的日子,想一想自己所做的,又是否對方想要的?
雖然現在錯的是他,是他做了傷害你的事,但有時候在責怪對方之前,先看一看自己在這段關係中有沒有做好自己作為一個伴侶要做的事 -就是用同理心好好的去愛他。
如沒有答案,最重要的,先讓自己沈澱一下,不想太多,如要想的,想想怎樣可以令自己開心起來,讓好好的過好眼前的生活。
2) 放下過去所發生的事情
面對背叛,對方小小的動作,也會引起無限的想像。
特別是受背叛的會開始做了一個search engine, 不斷的去重溫過去,想想他還有沒有什麼是欺騙自己。
如果你已決定不跟他一起,他背叛你已是一個事實,即使給你找再多,又有什麼用?最多只讓你在他賤男的title 上加多一項叫「頂級」已而。
如果對方現在極力的挽留,自己又是否想跟他再次一起?
先放下一切負面情緒和過去他所作的事,以及自己心中對他的想像。
在情緒不好的時候,不要問自己。
坦承的回答自己: 「你還愛他嗎?」就夠了,這個就是你要的答案。如果你仍是愛他,給他一次改過的機會吧!
如果兩個人一起去努力,時間可以幫助沖淡一切。
你不能一方面愛他,但一方面又不能接受他曾犯下的錯誤,如你已決定給他一次機會,便要選擇放下過去曾發生過的傷害。
3) 再次勇敢去承擔
我們對伴侶的信任感是根據他們以往的言行紀錄,一旦信任破裂,以往一直累積的信任在一瞬間化為零。
即使對方很努力的挽留,向你許下承諾:「以後不會再犯,求你再信任我多次。」
要去讓自己信任一個剛背叛你的人的諾言,擁有他再次騙你的恐懼,是很正常的。
但如果你想清楚真的想跟他一起,再試的話,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承擔這個風險,直到新的信住再次培養和累積。
記得自己為了什麼要給一次機會,好讓他日發生什麼,你也不會後悔今日的這個決定。
當然,所說的是單一的事件,如果他對你已不是第一次背叛的話,你要去面對的是這段關係是否值得你繼續,好好的去想的就是如何擁有轉身離開的勇氣。

2016年7月11日 星期一

人生不是得到,就是學到。

十年前,我帶年僅三歲多的兒子到美國旅行,寄宿親戚家。親戚拿個全新的兒
童汽車安全座椅給 我,說:「這裡規定兒童一定要坐汽車安全座椅,這個給你
用,因為是借來的 ,請儘量不要弄髒,我還要還人。」
兩週後, 我不再開車,他拿著半新不舊的安全座椅到量販店辦退貨。店員一聲
不吭,錢全數奉還 。親戚得意地對我說:「美國的商店,兩週內都可憑發票退
貨,所以我們常來 這裡『借』東西。
有些大陸 人甚至連電視都『借』哩!你說,美國人笨不笨?無條件退貨的漏洞
這麼大,他們竟然 都不知道!」
隔年,我 到日本,在當地做事的台灣朋友招待我,出入都開車。我問:「東京
地狹人稠,不是很 難停車嗎?」「沒那麼嚴重啦!政府規定要有停車位才准買
車,所以車子並不 像你想的那麼多。」他說。
「哇!那 你有停車位嘍?一定貴得嚇死人對不對?」
「你怎麼 跟日本人一樣笨!先租個停車位,等車子掛牌後,再把停車位退
掉,不就解決了? 」
幾天後,換成日本朋友招待我,待遇淪為兩條腿加地鐵。
他客氣地 說:「東京養車容易,養停車位難。所以只好委屈你擠地鐵了。」
我馬上向 他傳授「破解之道」。
沒想到他 沒有「悟道」的狂喜,只淡然 說:「真要鑽漏洞,其實到處都是,比
如家母住在鄉下, 我把戶籍遷過去再買車就可以了。但是,我實際上就住東
京,沒停車位卻買 車,左鄰右舍會怎麼看我 ?開車上班,我怎麼面 對同事、上
司及正派的人不會這樣 做。」
美國商店 無條件退貨的機制與日本到處漏洞的法規,都建立在「信任」的基礎
上,當「信任」瓦 解,社會也會崩潰。也因此,他們可以 容忍政客做錯事,卻
不容許政客說謊 。
台灣呢?
我 們則是「假到真時真亦假」,每個人都虛虛實實,整個社會是在「懷疑」的
基礎上運作。但即 使已是防弊重於興利,結果還是「敢的拿去」。
中國「信 託」的「信用」卡,遭「卡神」套利百餘萬元,社會卻站到「卡
神」那一邊。「信 託」與「信用」,難道是反諷?想法思維影響行為,而個人
行為又可擴及影響 企業服務、社會運作。
記得去羅 馬搭乘地鐵時,發現有售票機卻沒有驗票機。當場起了疑惑,到底要
如何確認乘客有沒 有買票?那這樣地鐵不就鐵定虧錢嘛?這是我們的習慣想
法,總是想要替自 以為的小聰明或貪小便宜尋求應對之道。對於義大利人而
言,我們會問這種 問題才奇怪。搭車為啥不買票?乘車怎麼可以不買票呢?兩
方想法當下有了差 異。
如果你真想知道是不是可以不要買票搭車?可以,的確可以入站搭車,但是你
要確保不會 被富有正義感又雞婆的義大利人發現,因為他八成會去舉發你。到
時候罰款可就是車價的數倍 ,而且 丟臉還丟到國外去,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建立信任 ,不容易,卻很重要!
"人而無信,不之[知 ]其可也"不知在當 今"唯利是圖"之社會中是蠻諷刺的事!
當彼此信任度越高 ,管理就越少
路.走對了. 就不怕遙遠
在紐約 有一次參觀有名的「大都會博物館」。
付了錢, 櫃檯給我們一個約10圓台幣大小的金屬片門票,
有兩條夾 子。方便我們別在衣領上。
友人告訴 我參觀中途可以隨時出來,
如果還要 再進去,門票就不用繳回,
可以憑原 本的門票再進入。
確定不再 進去參觀,
就把門票丟入門口的壓克力玻璃櫃中。
我問:「 門票的形式、顏色有每天換嗎?」
朋友回答 :「沒有」
「那會不會有人把門票帶回家,過幾天再來呢?
或是 10人進去只買 5張門票,
其中一人 再把門票帶出來給其他人?」
朋友大笑 :「只有台灣人會這麼想!
美國人想 法單純多了,進去就是要買門票,
不再進去 ,就繳回門票。
基本上美 國人相信大家都是守法的好人,
所以門口 工作人員很少。」
剎那間讓我覺得很慚愧,
我們的防 弊多於興利的觀念,
鑽漏洞的念頭竟是文化的一部份 。
最近幫台積電上課,
發現台積 電的餐廳跟科學園區的其他廠商一樣,
採用外包 模式, 一樣乾淨整潔明亮。
所不同的 是餐廳沒有人幫你打菜,
要吃什麼 一切自己來,
發水果的 地方貼了一張紙條----
每人 限拿一袋(洗好切好的)。
連入口處 也很少有人在管,
進餐廳自 己用識別證刷卡,
月底自動 從薪水中扣除。
一位台積電副理告訴我:
有一位員 工被抓到吃飯沒刷卡,
第一次警告,第二次就開除了 。
我發現 .當彼此信任度越高,管理就越少,
彼此方便,成 本自然下降,工作也越愉快。
相反的彼 此猜忌.防範、圍堵、監督。
不但降低 生產力,工作也被動,不愉快。
各位親愛 的夥伴.您是否也發現 .
當您和週 遭朋友.同事.處於信任的環境中 .
做 起事情來都非常的有效率.而且默契十足.
但是 處於猜忌和不諒解的情形下.
任何事物 都進展的很不順利.....
您了 解了這道理.從現在開始.
就將心胸 打開 .用開放的心情.
信任的態 度.來對待每一位夥伴.
或許剛開 始.會發現.吃了很多虧 .
大家都還 是防來防去.....
那是 因為您的夥伴還不習慣您的處世態度
記得 .
堅持..... 對的事情 就要堅持.堅持才能天長地久.
路.走對了.就不怕遙遠
人生不是得到,就是學到 。

2016年7月3日 星期日

【英文諺語】----Chicken Out

To chicken out的意思是:

你原來計劃好要做一件事,但是到最後一分鐘你害怕了,感到你不能做那件事了。To chicken out也可以說是臨陣退卻

e.g. 
Today I was sure I could work up my courage and dive off the ten-meter board at the pool. I walked right out to the edge, but then I chickened out -- it looked like a long way down to the water!

【英文諺語】----Flesh Out

我們今天要講的習慣用語都有flesh這個詞。Flesh是人或者其他脊椎動物的肉。我們要學的第一個習慣用語是: flesh out。

在flesh out這個習慣用語裏,flesh是動詞。如果按照字面意思來解釋,flesh out是在骨骼外附上肌肉。當然習慣用語flesh out意義已經轉化。它相當於中文說法“賦予血肉”。想像一下,一付骨架子看來當然死氣沉沉,一待有血有肉,就變得生氣勃勃、充實飽滿。(亦等於具體化) 

我們來聽個例子。一家汽車配件廠要向一家著名的汽車製造公司提出為他們供應前燈。汽車配件廠的領導正在研究職工寫的一份建議書提綱。我們來聽聽他作出什麼評價。 

例句-1:The outline looks pretty good to me. Now take it back and flesh it out with the budget figures and the delivery dates and we'll look at it again to see if it's good enough. 

這位廠長說:我看這份提綱相當好,現在把它拿回去,加上預算報價和發貨日期,使內容更充實具體,然後我們再來看一看它是否完美。

為何古代吸食鴉片的人都要躺著?原來有這「三個原因」...簡直太喪心病狂了

 
*卡提諾論壇 CK101.COM - 最有梗、最用心的綜合性論壇*
為何吸食鴉片要躺著?有三種推斷。
鴉片又叫阿片,俗稱「大煙」,源於罌粟植物蒴果,其所含主要生物鹼是嗎啡。
17世紀的英國醫生、臨床醫學的奠基人托馬斯西登漢姆曾歌頌道:
「我忍不住要大聲歌頌偉大的上帝,這個萬物的製造者,它給人類的苦惱帶來了舒適的鴉片,
無論是從它能控制的疾病數量,還是從它能消除疾病的效率來看,沒有一種藥物有鴉片那樣的價值。」

「沒有鴉片,醫學將不過是個跛子」,這位醫學大師因此也獲得「鴉片哲人」的雅號。
「癮至,其人涕淚交橫,手足委頓不能舉,即白刃加於前,豹虎逼於後,亦唯俯首受死,不能稍為運動也。
故久食鴉片者,肩聳項縮,顏色枯羸奄奄若病夫初起。」
早在公元前139年張騫出使西域時,鴉片就傳到了中國。
三國時,名醫華佗就使用大麻和鴉片作為麻醉劑;在唐乾封二年(公元667年),就有鴉片進口的記錄,唐代阿拉伯鴉片被稱為「阿芙蓉」;
公元973年北宋印行的《開寶本草》中,鴉片定名為「罌粟粟」。
大約1600年代,荷蘭人透過臺灣把北美印第安人的菸鬥連同菸葉傳入中國,中國開始有吸菸者。
其廣泛程度令中國的統治者恐慌,崇禎皇帝下令禁菸。
十九世紀,清初俞蛟所作書籍《夢廠雜著》寫到「癮至,其人涕淚交橫,手足委頓不能舉,即白刃加於前,豹虎逼於後,亦唯俯首受死,不能稍為運動也。
故久食鴉片者,肩聳項縮,顏色枯羸奄奄若病夫初起。」
為什麼中國人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迷戀上鴉片?鴉片為何惟獨給中國人帶來巨大災難?
到底為什麼中國人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迷戀上鴉片?難道鴉片真有無窮的法力嗎?
為什麼一向嗜好鴉片的印度人以及後來迷上鴉片的北美人沒有繼續迷戀這種東西?
鴉片為何惟獨給中國人帶來巨大災難?
上流社會的雅事,逐漸被附庸風雅追逐時尚的中下階層的人所模仿複製,擴散到了整個社會。
剛開始因鴉片源源不斷進入中國,價格不斷降低,致使底層販夫走卒都可以吸兩口,體驗一下上流社會趨之若鶩的富貴口味。
初次吸食鴉片時,並不都是有快樂感,相反還有難受的感覺,例如噁心嘔吐、頭昏、乏力、嗜睡、注意力不集中、視物模糊,甚至有焦慮等等,
但此種難受感經過幾次吸食後便會逐漸出現了欣快感,或者兩者並存,如此反覆後,鴉片的依賴性就已經產生了
一旦不再服用,便出現了使人更加難受的戒斷症狀。
隨著社會各個階層都掀起吸食鴉片的熱潮,再加上一旦染上就會產生很強的依賴性,
所以市場需求量的增大也必然導致鴉片價格的大幅增加,一些社會底層的鴉片吸食者開始不堪重負,
但又欲罷不能,只能為了繼續吸食鴉片而家破人亡。
至於從影集或照片中看見吸食鴉片者皆為躺下狀態,難道真要躺下吸食才能感受到鴉片帶來的快感嗎

其實並不然,主要原因有三:
第一,躺下吸食只是純粹為了放鬆;第二,吸食鴉片過後的那種暈眩漂浮感會使人不由自主的找個倚靠;
再或者,就是毒癮發作,全身抽搐無力,也只有靠躺下才能帶給他們放鬆的感覺。




我以為只是很懶散啊XD
躺著比坐著還舒服~~~
via CK101.COM

五區Outlet點樣行?香港100間特賣場掃貨心得

香港大大小小的名牌特賣場或隱蔽貨倉,多達100間,主要分佈港九新界離島五大區域,想平價買名牌又想搵潮款的你,應該去哪一區好?
我們現在就要為你引路,來吧Outlet迷,平貨的信徒,Get OUT! LET's Go!
  
文 : 小編C
第 1 站 鴨脷洲 新海怡名牌戰場
「遠」,是鴨脷洲給大家的印象,但遠不是問題,最緊要值得嘛。
乘坐巴士由九龍或港島各區來到海怡半島,大家可以選擇步行十五分鐘到新海怡廣場 (工業大廈),或直接乘的士,最快捷舒服。
新海怡全幢27層,超過7成樓層為Outlet特賣場,包括最出名的Lane Crawford Warehouse。二十多個Outlet,全部賣中高賃位至高價名牌,論款多,這裡一定比市區多,因為人流不高,倉位大。就算不買,這裡亦絕對是名牌迷溫書好去處。
啊,別忘記,海怡東廣場有間Prada Outlet,寧寧舍舍開於海怡東街市隔籬,單看這一點已非常破格前衛,不愧Prada。
新海怡廣場所有Outlet牌子一覽:
http://hk.ulifestyle.com.hk/spot/list.html?tag=1504 
第 2 站 東涌 東薈城走潮牌路線
相對新海怡,東薈城名牌倉的品牌比較多元化,亦是全港最多品牌Outlet的商場,潮牌如Nike、Adidas,輕便潮物如Swatch手錶等牌子的Outlet都集中於此。
由於是商場,這裡必定比工業區好逛,又有Food Court,做足掃貨補血措施。
不過,由於接近機場,這裡人流頗高,買衫買鞋時可能常遇上斷碼情況。
東薈城所有Outlet 牌子一覽:
http://hk.ulifestyle.com.hk/spot/list.html?tag=1392
第 3 站 油尖旺區 Outlet遊擊戰
旺區有好有唔好,好處是方便就腳,周末、放工一出街就到,不好處是鋪位較細,存貨不多,又多人爭,更容易出現有款無碼的情況。
而且,旺區Outlet分佈位置散落,除了中港城和新港中心兩個夾住海港城的Outlet商場外,其他小鋪為求避開貴租,都開設於樓上,出發前要睇熟位置。(見下面連結)
不要走漏眼,旺角雅蘭中心有一間Moda Mia,專賣名牌手袋及少量服裝,低至三折起。
尖沙咀區所有Outlet牌子一覽 (新港中心、中港城及其他):
http://hk.ulifestyle.com.hk/spot/list.html?tag=68&area=44
旺角Moda Mia特賣場:
http://hk.ulifestyle.com.hk/spot/detail.html?id=ABdGDVo3BwpZFANq 
第 4 站 觀塘區 工業區平貨革命
觀塘區掃貨戰攻略,易起上來很易,難起上來極難。易在你可以於一條開源道就找到大倉「Bazaar」、與及全幢滿佈特賣場和批發中心的駱駝漆大廈。
逛駱駝漆大廈,在地鋪已經要「打大佬」 - Nike、Adidas兩大Factory Outlet內藏大量波鞋,還有低至二折的Initial Outlet,只怕你未上樓已經失手離場。樓上有皮樓、化妝品特賣場,不要錯過。
說好的「難起上來極難」?因為其他Outlet散落在開源道以外其他街道的工業大廈樓上,連接疏落,有興趣征討的朋友,記得做好功課!
觀塘區所有Outlet牌子位置一覽:
http://hk.ulifestyle.com.hk/spot/list.html?area=57&tag=68 
第 5 站 荔枝角 批發區氣場減弱
截至去年,荔枝角一直都是Outlet迷口中必提的據點之一,可惜好景不常,鎮區之寶Adidas Factory Outlet經已結業,網上引來一陣感嘆,自此荔枝角區減少了一部份年輕平貨消費者。
不過,只要你繼續保持一份探索奧秘的心境,荔枝角還有一座「香港工業中心」,全幢售賣批發價衣物,比較女性向,不過款式適合不同年齡層,還有一些貨品自稱韓國進口,哪裡進口也好,最緊要你喜歡,價啱畀你!
香港工業中心位置: 
http://hk.ulifestyle.com.hk/spot/detail.html?id=ABdGDVo3BwlZFw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