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5日 星期六
什麼是綠表及白表?
什麼是綠表及白表?
綠表與白表是分屬不同購買居屋資格的人士。
綠表人士主要為公屋住戶,透過申請可抽籤購買屋屋,而白表人士則是非公屋住戶透過申請在居屋第二市場(即二手居屋)購買居屋,但白表人士可購買2007年後重售的剩餘一手居屋單位。
綠表資格人士一般包括︰
1. 符合申請資格的公屋住戶
2. 經核實合資格入住公屋,並在一年內可獲編配的公屋申請人
3. 合資格入住公屋的受清拆影響人士及災民
1. 符合申請資格的公屋住戶
2. 經核實合資格入住公屋,並在一年內可獲編配的公屋申請人
3. 合資格入住公屋的受清拆影響人士及災民
白表資格人士一般包括︰
1. 符合入息資格的私人住宅的住戶
2. 公屋或任何資助房屋計劃單位住戶的家庭成員
1. 符合入息資格的私人住宅的住戶
2. 公屋或任何資助房屋計劃單位住戶的家庭成員
簡單來說,綠表是為公屋居民上車而設,而白表則為私人樓宇家庭分戶而設。
因此,兩者在揀樓方面亦有很大分別。由於綠表是以給公屋居民以交還所居住中的公屋作為交換,故有優先權。
而政府會因市況將居屋單位按比例分配給綠表與白表,一般是80:20或70:30。
因此,雖然名義上白表買家有資格申請居屋,但居屋會讓綠表買家優先揀樓,而綠表家庭又為優先中的優先,白表申請者(尤其是單身)實際中簽而又購入單位的機會極低。
綠表人士除可購置一手居屋外,亦可透過「居屋第二市場」不用補地價方式購買居屋,而白表人士在「居屋第二市場」則要以補地價方式購買二手居屋。
所謂「居屋第二市場」,基本上與公開市場買賣私人物業手續無異,居屋業主可透過地產代理進行交易和自由議價,除非買方持有綠表資格證明,否則買方在購買時必須支付「補價」,因為居屋原是房委會以折讓率的方式以低於市價售予綠表人士。
2014年11月10日 星期一
照片的形成 - ISO、光圈和快門速度

不知道各位是否知道一張照片是怎麼形成的呢? 其實照片就是「讓底片嚗光,紀錄那一刻的光線」,所以有人說攝影就是「捕捉光和影」。那麼對於一個初學攝影的人,甚麼東西是必須要認識的呢? 答案便是嚗光鐵三角:底片感光度(ISO)、光圈(Aperture)和快門速度(SHUTTER
speed)。

底片感光度(ISO)
在數碼相機還未流行前,攝影師用的是菲林(Flim),而菲林上通常也會有一個數值如 ISO50/ISO200/ISO1600等,其實這個數字便代表了底片的感光能力,數值越高,吸收光的能力越強,越適合在黑暗的環境下進行拍攝(但無論感光能力多強也不能在"完全沒有光"下的環境拍攝!)。那麼甚麼時候應該用甚麼數值的感光底片(在數碼相機便是設定ISO為甚麼數值)呢? 其實在正常情況,ISO越高(感光能力越強),訊噪便越強,在相片比較暗的區域越是明顯,大家可以看看以下的例字 (Photos from dpreview.com):
![]()
ISO 80
| ![]()
ISO 100
| ![]()
ISO 200
|
![]()
ISO 400
| ![]()
ISO 1600
| ![]()
ISO 3200
|
透過以上的例子大家可以看到ISO 80低感光度的照片最為細緻平滑,而ISO 3200的照片便充滿訊噪了,所以ISO值並不是越高越好的。而甚麼時候要使用甚麼數值的ISO,還是待讀者也把以下的光圈和快門速度了解後再作解釋。
光圈(Aperture)
相信大家也知道"鏡頭"的樣子吧? 其實"光圈"便是"隱藏在鏡頭裏的一扇窗",試想像陽光很猛,窗的大小便能控制多少光線進入屋內,而"光圈"就是同一道理,用來控制多少光線進入相機,照射到底片上。
快門速度 (SHUTTER
speed)

快門速度就是打開"光圈"這一扇窗的時間,時間越長,能進入的光線越多;反之時間越短,能進入的光線越少。我們也可以想像一條水管,水龍頭開得越久,流出的水便越多。
結論
那麼究竟底片感光度(ISO)、光圈(Aperture) 和 快門速度(SHUTTER
speed)怎能互相影響呢? 讓我們看看一個例子:比方說你要記錄10個單位的光線,那麼你可以用以下的方法:

- 用每秒吸1個單位的感光度 和 1個單位大的光圈,讓快門開放10秒 (1 x 1 x 10 = 10)
- 用每秒吸2個單位的感光度 和 2個單位大的光圈,讓快門開放2.5秒 (2 x 2 x 2.5 = 10)
- 用每秒吸100個單位的感光度 和 1個單位大的光圈,讓快門開放0.1秒 (100 x 1 x 0.1 = 10)
從以上可見要吸收10個單位的光線其實可以有很多組合,而我們要因應情況的的不同而作出不同的判斷 (不同的組合會有甚麼不同的結果請參考另文)。記得之前說過ISO值的選擇嗎? 看過此例子便應該知道例子1的訊噪會比例子3的少很多,但例子3便適合在黑暗的環境下使用了(因為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吸收更多的光線)。
2014年11月5日 星期三
新居屋下月推 私樓業主迎戰 荃灣二手減價搶客
新居屋下月推 私樓業主迎戰
荃灣二手減價搶客
【本報訊】房委會五大新居屋下月開波,二手業主減價搶準居屋客,當中三線盤荃威花園低層戶,成交價290萬元,低市價約7%。唔使三球好似好抵,同區徘徊三球放盤約20個,但有學者提醒上車客,衡量個人承擔能力,不要因新居屋消息而衝動入市,目前二手盤缺、一手供應增加以及加息在即,現在極不宜入市!
記者:陳家雄
記者:陳家雄
房委會五個新居屋分佈荃灣、大圍、元朗及青衣,其中荃灣新居屋尚翠苑有定價最貴單位,七折後大約每伙212萬至最貴326萬元。不過,區內私樓荃威花園,就錄得一宗不用300萬元的兩房成交。
美聯梁仲維指,荃景圍荃威花園D座低層4室,實用434方呎,9月放盤叫價350萬元,其後業主感叫價過高,10月調低至300萬元,最終有買家洽購,終以290萬元成交,呎價6,682元,低市價約7%。根據中銀網上物業估價,單位估值293萬元,另渣打銀行網上估價為289萬元。相比尚翠苑實用面積最細單位438方呎,相差4呎,但不用政府資助三成,亦沒有禁售限制,惟受三年內轉售須付額外印花稅的限制。
目前荃灣區徘徊300萬元的放盤約20個,幾乎全數二三線樓盤,其中叫價最平,位於荃德花園D座中層D室,實用287方呎,叫價299萬元,呎價10,418元。
另外,大圍區兩個新居屋,合共約500伙,目前該區300萬元以下放盤量則屈指可數,其中實用率奇低的大圍金獅花園現有約5個三球以下放盤,叫價最平為1期A座低層戶,實用270方呎,叫價293萬元,呎價10,852元。
美聯梁仲維指,荃景圍荃威花園D座低層4室,實用434方呎,9月放盤叫價350萬元,其後業主感叫價過高,10月調低至300萬元,最終有買家洽購,終以290萬元成交,呎價6,682元,低市價約7%。根據中銀網上物業估價,單位估值293萬元,另渣打銀行網上估價為289萬元。相比尚翠苑實用面積最細單位438方呎,相差4呎,但不用政府資助三成,亦沒有禁售限制,惟受三年內轉售須付額外印花稅的限制。
目前荃灣區徘徊300萬元的放盤約20個,幾乎全數二三線樓盤,其中叫價最平,位於荃德花園D座中層D室,實用287方呎,叫價299萬元,呎價10,418元。
另外,大圍區兩個新居屋,合共約500伙,目前該區300萬元以下放盤量則屈指可數,其中實用率奇低的大圍金獅花園現有約5個三球以下放盤,叫價最平為1期A座低層戶,實用270方呎,叫價293萬元,呎價10,852元。
學者:現階段不宜入市
中文大學未來城市研究所副所長姚松炎表示,抽居屋與上車不是掛鈎的,沒必要二選一,居屋是抽獎,無人知中唔中,有需要上車市民不應受新居屋消息影響入市的決定,「有啲人抽居屋,會留意該區,睇完好鍾意,會恨,屆時抽唔中,有抽獎後遺症,心諗咁自己出錢買私樓啦!」
姚教授強調,現在極不宜入市。第一,二手市場斷層,連鎖匙盤都無,二手市況是僧多粥少,業主會吊高來賣,如果此時「照殺入去」,明顯要比付出更高溢價;一手方面,未來供應增加,尤其是新盤供應最多的地區,樓價跌的機會更大。
再者,還有加息的因素,「做乜嘢一定要係呢一剎那衝入去呢!」對於合資格人士應否申請新居屋,他認為,假如像昔日居屋設回購制度,基本上有層安全網,「唔怕㗎,抽中獎就去攞獎囉!」不過,目前房委會仍未公佈有關新居屋的條款,要待下月才揭盅。
姚教授強調,現在極不宜入市。第一,二手市場斷層,連鎖匙盤都無,二手市況是僧多粥少,業主會吊高來賣,如果此時「照殺入去」,明顯要比付出更高溢價;一手方面,未來供應增加,尤其是新盤供應最多的地區,樓價跌的機會更大。
再者,還有加息的因素,「做乜嘢一定要係呢一剎那衝入去呢!」對於合資格人士應否申請新居屋,他認為,假如像昔日居屋設回購制度,基本上有層安全網,「唔怕㗎,抽中獎就去攞獎囉!」不過,目前房委會仍未公佈有關新居屋的條款,要待下月才揭盅。
5新居屋下月登場 最平187萬 7折定價 荃灣尚翠苑呎售6113最貴

下月開售的新居屋以市價7折定價,5項目中以荃灣尚翠苑呎價最貴、達6,113元,511呎單位賣326萬,堪比去年賣出的港島南區居屋樓王;最平是沙田300多呎單位,售187萬。
有學者認為,是次推售的居屋僅有2,160個單位,對私樓售價影響有限。
今期居屋白表2人或以上申請者的入息上限只上調至4.6萬元,低於市場早前估算的5萬元,而綠白表比例則維持在6、4之比。房屋署指是次折扣率定於3成,已經令所有單位符合白表申請人入息限額的負擔能力。
第一批復建居屋將於2016/17年落成,集中供應400多平方呎的單位,房屋署率先於年底開售5個屋苑的樓花,平均呎價介乎5,593至6,113元;按呎價計,元朗宏富苑最平,而提供近千個單位的荃灣尚翠苑則最貴。
白表2人以上 入息上限4.6萬
按樓價計,最便宜的是沙田美柏苑的371平方呎單位,索價187萬元,最貴的單位則是511平方呎的荃灣尚翠苑,售價達326萬元。
翻查資料,去年出售最後一期居屋餘貨的「樓王」、香港仔雅濤閣高層單位,577呎售近350萬元,可見樓價近期升驚人。
房署根據最新數據計算出新居屋白表2人或以上申請者的入息上限為4.6萬元,而資產限額為101萬元;1人申請則減半。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主席黃遠輝解釋,大部分是次推售單位為200萬至300萬之間,以現時按揭利率為2.25厘計算,20年的按揭可以借得350萬元,每月的供款大致介乎1.8萬至1.9萬元之間,申請者可以入息開支中的4成作供款,符合到負擔能力的準則,所以再加大折扣率的空間不大、理據亦不充分。
他又指出,由於居屋是「清水樓」,即只提基本裝置,故署方在計算市值時,由於參考的屋苑的設計、配套會優於居屋,已經將樓價作雙位數的調整,故實際上的折扣率已不止3成。
委員憂難吸引 公屋戶流轉
但房委會委員、公屋聯會副主席文裕明認為,現時樓價高昂,以市價7折來定居屋的售價亦會偏貴,建議研究未來居屋可否與市價脫鈎。他又擔心現時沒有誘因吸引公屋住戶流轉至居屋,認為在搶購新居屋熱潮下仍難以加快公屋流轉。
此外,是次居屋的綠、白表比例將維持6、4之比,亦沒有為單身人士另開一條隊。消息人士解釋,現時綠白表間有靈活的互換機制,未用盡的配額可靈活換成另一種表格,故沒有改變比例的需要。
重推居屋會否對私樓市場造成影響?理大建築及房地產學系教授許智文認為,增加居屋供應有助市場減輕對私樓的需求,但由於是次推售的居屋數量僅約2,200個單位,難以發揮到影響力,價格回落仍靠私樓市場增加供應會更顯著。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將於本月11日討論有關居屋銷售的安排,一旦獲得通過,12月底就接受申請,房署在開售前7天將有示範單位予公眾參觀,亦會提供虛擬示範單位短片。
撰文:張美琪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