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0日 星期四

甚麼是兩岸服務貿易協議(ECFA)?

ECFA的全寫是 : 
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 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

簡單來說,ECFA是要讓台灣商品免關稅進入中國市場,擴大產品在中國市場占有率,同時台灣也必須提高免關稅商品的比例,並大幅開放市場給中國。

ECFA內容為何?
1. 適用範圍:兩岸
2. 簽署者:台灣與中國協商共同決定
3. 簽署方式:採用「架構協議」,截至2009年8月還未與中國就協議「細節」洽談。後續實質內容才要經由談判逐步完成。
4. 簽署內容:可能包括商品貿易(排除關稅和非關稅障礙)、服務貿易、投資保障、智慧財產權、防衛措施、經濟合作,以及經貿爭端的解決機制等。
簽訂ECFA,與你相關的3件事

1. 對少數產業有利,對特定產業卻無益
ECFA在資金、就業和產業的疑慮已浮現。兩岸若簽署,中國給予台灣優惠較大,反之,台灣開放陸資入台,現有產業體系難免受到衝擊。
整體來說,受惠較大的產業為:機械業、化學塑膠橡膠業、紡織業、鋼鐵業,以及石油煤製品業。受負面影響較深產業為:電機電子產品業、運輸工具業、木材製品業。

2. 薪資增加與失業率問題
遠景基金會委託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指出,兩岸經貿自由化推估可使台灣GDP增加1.83個百分點,約發放消費券三倍效益。

就業影響方面,雖然中華經濟研究院在2009年7月29日「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之影響評估」中提出模擬,總就業人數可增加25.7~26.3萬人,但是,台灣智庫在2009年8月2日也提出民調,顯示有五成八的民眾認為簽署ECFA對改善失業率無益。

3. 吸引外人直接投資來台
中經院報告顯示,台灣藉此參與區域經濟整合能提高優勢,成為跨國企業進駐地點。國家政策發展基金會科技經濟組召集人林祖嘉也指出,台灣現階段國內投資嚴重不足時,利用此機會可吸引外資流入。


專家之言:ECFA對香港 並非美妙事

  兩岸上周正式簽署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開啟了兩岸經貿合作歷史新一頁。雖說是合作框架協議,但事實上ECFA明顯是內地送給台灣的大禮。如台灣出口大陸產品有539項降低關稅,貿易額達140億美元;但大陸出囗至台灣的減稅產品只有267項而且貿易額不足30億美元。此外過去香港爭取多年的人民幣業務。今次兩岸簽署的ECFA則一步到位,讓在大陸的台資銀行分行經營,為期兩年,當中一年獲利則可申請經營全方位人民幣業務。同時台灣醫療業亦可藉ECFA進軍大陸市場。

  事實上,這次大陸在ECFA上明顯吃虧,為的是中、台進一步融合而鋪路,所以可預期到為了這個宏大目標,北京肯定會不計成本地滿足台灣的要求,也就是說香港作為兩岸中介人角色已到達可有可無的境地。過去兩岸達成三通後,令訪港的台灣旅客銳減三成,香港與台灣貿易總額下跌至295億美元,比起金融海嘯期的低位316 億美元還要低7%。

  回顧香港過去長期標誌四大行業,近年只餘下旅遊業及金融業。現時中央已鎖定上海為國際金融中心,亦落實將海南島打造成旅遊之都,加上簽署ECFA後更失去兩岸中間人的角色。霎時間香港好像失去了發展動力,若香港政府繼續忽視國內外急促發展及融合的大趨勢,只盲目依靠本港金融業的國際化及制度完善的優勢。相信香港只會被逐步邊緣化。

灝天金融營業經理馮志華

節錄自成報: http://www.singpao.com/NewsArticle.aspx?NewsID=101407&Lang=tc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